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特区深圳新使命: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2016-05-09 14:16:51|来源:南方日报|编辑:张雪梅

图片默认标题

  5月6日,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筹)正式奠基。此前,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牵手”深圳合作办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先后落地……

  2015年,深圳创造了平均每天获得46件发明专利授权的“新深圳速度”,但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少、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等短板,依然困扰着深圳。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说,对标国际一流,深圳还有许多差距,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造科技创新新优势。

  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是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定下的目标。深圳市市长许勤说,深圳将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自诞生之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承担了探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如今,争当创新驱动发展“标杆”,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特区新的使命。

  ▶强优势全球人才涌入破题产业核心环节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90后”博士研究员宋骜天是深圳去年引进的“孔雀计划”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他所在的团队凭借绿色建筑核心技术与材料领域的研发,获得深圳市1000万元的无偿资助和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宋骜天说,选择深圳创业,是因为看重深圳的产业链优势和人才政策。

  2011年起,深圳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前来创业创新的“孔雀计划”,创新人才向这里汇聚,再现“孔雀东南飞”等盛景。

  光启、柔宇科技、大疆创新、超多维……这些新兴企业有着相同的标签——“孔雀计划”团队。与华为、腾讯、招商银行等明星企业不同,这些后起之秀更多地集中在基因、超材料、柔性显示等全新领域。

  数据显示,深圳已累计引进“孔雀计划”团队和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80个。“孔雀计划”团队均属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其中,19个团队深耕电子信息领域,24个团队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新材料领域团队有12个。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被光峰光电聘为首席科学顾问,曾任苹果公司创意总监的Abigail Sarah Brody加盟华为……过去一年,越来越多国际“大咖”成为深圳科技企业的一员,为产业创新注入新动力。

  前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总裁Tadataka Yamada博士担任华大基因专家委员会主席,深圳快速崛起的生物产业吸引了他的目光。最近5年,深圳生物产业以年均16%的增速发展,海普瑞、微芯生物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正在实现从“仿制”到“创制”的梦想。

  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首个原创的化学药——西达本胺。“企业只有掌握独立研发的核心专利技术,才有希望摆脱一直‘仿制’和单纯靠价格战来赢得市场份额的命运。”鲁先平说。

  长期制约中国手机厂商的核心技术——“芯片”瓶颈正在被华为破除。在全球芯片专利申请量前30位专利权人中,华为挤进日美德等国的传统优势领地,排名第27位。

  全球顶尖人才集聚,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深圳正加快从产业创新中心向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补短板瞄准国际科研前沿发力源头创新

  以前,提到深圳创新,总会有人说这里缺少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一组数据凸显着深圳曾经的尴尬:2014年,深圳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12万人,自给率仅35%;深圳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不到90家,与北京中关村的185家差距较大。

  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过去一年,深圳的提升让外界刮目相看。

  去年以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密集落户和加快建设,有望成为特区新的创新引擎。

  两个月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唐永炳及其团队在国际顶级科研刊物上发布了其研发的新型石墨双离子电池技术。“使用这种新型电池,未来的手机可以比现在轻薄一半,电量可以用一天以上。”唐永炳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所长郑海荣则说:“我们强调科研学术引领、服务产业,没有像传统科研院所一样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简单割裂分开。”

  在源头创新上发力,深圳先后建成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基因库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累计建设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283家。

  位于南山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拥有世界排名第二、高达1271万亿次/秒的运算速度。工作人员陈开渠说,超算中心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计算模拟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平均节约科研成本40%以上,缩短研发周期一半以上。

  深圳光启专利申请量已超过3200项,大部分是超材料底层专利,令深圳成为全球超材料的高地。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说,“我们瞄准国际科研前沿,不是为了发论文、拿项目,而是每天都梦想着用颠覆性的创新改变世界。”

  ▶优环境

  “四个90%”背后的有形之手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政府的角色是什么?深圳的答案是: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四个90%”的背后,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一起发力,构建起了深圳独特的创新生态体系。

  2012年底,海归博士黄源浩到深圳创办奥比中光,“除了领先的核心技术,什么都没有”。很快,深圳市依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相关政策帮黄源浩和他的团队落户深圳留学生创业大厦。作为“孔雀计划”团队之一,奥比中光拿到了政府支持的4000万元资金。

  短短几年,奥比中光开发出具世界水平、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消费级3D传感器,产品样机性能超过苹果、微软、英特尔等公司同类产品,预计2016年销售额达到2亿-3亿元。

  政府配套专项资金,引进创新团队,引出一大批创新“牛企”和科研成果,连迈瑞公司这样的全球医疗设备创新领军企业,也通过“孔雀计划”引进细胞分析世界级工业创新团队。统计显示,深圳已引入的“孔雀计划”团队中,依托企业引进的团队约占一半。

  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政府的有形之手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今年3月以来,深圳市《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和《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3份文件加快实施。一系列创新政策让人眼前一亮: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的专利成果产业化后,科研人员能够分享收益的70%;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与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用于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的收购、转移转化、投融资等;依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支持海外人才在前海离岸创业创新,设立离岸金融、信息服务、物流和其他科技服务企业。

  三大创新政策引起企业家、创业者的强烈反响。“如果10分是满分,我会给深圳的人才政策打‘9分+’。”黄源浩说,政府的“雪中送炭”助推了企业的快速成长。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希平则认为,深圳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和办事效率完全可与国际一流水平媲美。

  马兴瑞表示,深圳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构建开放共享的政府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我们期待通过技术创新,赢得世界的掌声。”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