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2016-05-15 16:03:17|来源:华龙网|编辑:杜军帅

  华龙网5月14日22时57分讯(记者 黄宇 肖子琦 李华侨 刘艳)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的石宝寨有着怎样的风光?神秘的上古神话战神蚩尤其真面目是怎样的?白鹤梁延续着的千年文脉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今(14)日,“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看重庆”活动继续进行,嘉宾们分头走进彭水、忠县、涪陵,体验当地民俗,感受传统文化。嘉宾们表示,作为网络媒体,有责任把历史文物保护好。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第五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在蚩尤九黎城开幕。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苗家儿女多才多艺,舞姿翩翩动人。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游苗乡 观民俗》》

  总编希望借助新媒体手段将苗乡民俗传向全国

  今日上午,“全国百家新闻APP总编看彭水”的嘉宾们走进彭水蚩尤九黎城,亲身参与民间祭祀大典,感受苗乡文化风情,揭开拥有三大世界之最的苗族文化建筑群的神秘面纱。

  作为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彭水特地为蚩尤建了一座城——蚩尤九黎城,以圆苗族人千年的梦想。城中,有三项苗族文化建筑世界之最——将军柱、九道门和接龙堂。在独具苗族特色的木质建筑前,总编们拿起相机、手机、iPad拍照、录像,在感受远古文化的同时,也不忘给自己的留下点图像记忆。

  “不论是祭祀活动上的精彩表演,还是蚩尤九黎城的历史厚重感,都让我感受到了彭水苗乡人的热情。”澎湃新闻社会部主编徐其勇说,彭水抓住民族旅游、传统文化这个点来作文章,非常有远见,这种民俗传统的传承,值得全国各族人民分享,“我们作为网络媒体,要传播好,引导好。”

  在彭水,今日还举行了第五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全国百家新闻APP总编看彭水”的嘉宾们现场观摩了万人同唱娇阿依、万人共舞踩花山等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表演。

  “民族歌舞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完整保留了苗族传统精萃。”观看了精彩的苗族歌舞表演后,大众网移动新媒体编辑部主任张瑞祯表示,现场热烈的气氛让人沉醉,带给他很大的震撼。张瑞祯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各媒体单位利用手机客户端和移动新媒体手段,将彭水的旅游资源、传统民俗传递给全国网友。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白鹤梁题刻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第一个水下博物馆。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登宝寨 看题刻》》

  总编认为有责任把历史文物保护好传承好

  今日,嘉宾们还从彭水出发,紧锣密鼓地启动“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看涪陵”活动,网媒总编们随车来到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考察国家一级文物白鹤梁水下题刻。在环形参观走廊,他们颇为兴奋地在一个个水下视窗前依次观看,不时掏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些令人惊叹的题刻。从视窗望去,石鱼、书刻等都展现在面前。

  “国家投了大量的文物保护资金,来保护长江水下的文物,这一举措无论从民众、学界甚至子孙的未来等角度考量,都很值得赞赏。”中国日报网(国务院客户端)总编室主任段若兰在参观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后表示,看到这些水下题刻后,很感慨于古代人文的传承,“很有必要把这些祖先的文化持续地传承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责任。”

  东南网副总编辑庄亚界则表示,现在全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关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将现存的石刻都保存了下来,这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让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还需要更多地去挖掘文化基因、历史沉淀等向外界推介,白鹤梁在这一方面还有作为的空间。”

  另一边,“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看忠县”的嘉宾们登上石宝寨,感受这座“江上明珠”魅力。走进石宝寨塔楼,再沿着木质扶梯盘旋而上,每登一层楼,嘉宾们都驻足停留,触摸塔楼建筑,感受历史积淀和文化深髓。

  第一次到石宝寨,闽南网总编辑李贤斌被震撼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夺天工的结合,具有很深厚的文化沉淀。”李贤斌说,“石宝寨做得特别好,很多细节方面都体现了当地政府的用心,保护工程很全面,既保护了文物也使这个旅游景点更具游览价值。”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嘉宾们在忠县石宝寨合影。记者石涛 摄

  从浪漫苗乡到水下碑林 网媒总编欣赏历史传承新方式

  “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看忠县”活动,来到忠县采访三峡橘海农业旅游开发。记者 石涛 摄

  览橘海 焚垃圾》》

  总编看到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新思路

  半城山水满城橘。今(14)日,“全国百家网络媒体总编看忠县”的嘉宾们走进三峡橘海,了解忠县柑橘产业发展,以及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之前听说忠县有一橘,今天到实地看后确实很不错。”大江网编委宋光亚说,忠县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并将保护环境与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此外,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忠县形成了完整的柑橘产业链,这也值得借鉴。

  看完三峡橘海,嘉宾们又走访了忠县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采取CKK垃圾焚烧系统,将垃圾气化成可燃烧气体,并输入新型干法水泥的分解炉中,代替部分燃料进行燃烧,利用分解炉中特有的高温及碱性环境,可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和固化。

  在垃圾焚烧处理工作室旁,一个咖啡厅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这个咖啡厅与垃圾处理工作室仅有一道玻璃之隔,但在这里却丝毫闻不到垃圾的臭味。“没来之前,确实无法想象喝着咖啡,看着垃圾处理的画面。”东南网泉州站站长王祥楠笑着说,这里完全闻不到垃圾的臭味,只有咖啡味。

  在这里,垃圾还可变废为宝。据介绍,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了难处理物,而这种物质可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一并处置,从而使垃圾处理达到真正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西部网副总编辑石克刚也赞道,这种将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是循环经济的实践。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