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卖猪肉”也是一种人尽其才
5月1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头条推送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没给母校丢人》一文,被朋友圈疯狂转载。早在2000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和陈生卖猪肉曾被媒体广泛报道,一时之间,社会上关于高分低能、人才浪费、职业低下等争议甚嚣尘上。这次“逆袭”成功,社会拍手叫好,这不仅是他们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证明了10年间社会大众就业观念的进步。
“北大学生卖猪肉”之所以被质疑,皆因中国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而“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士”阶层已经被完全神圣化。在大众眼中,北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是全国百里挑一的人才,毕业后就应该从政当官、下海经商、从事学术研究,最次也应该当个小白领,体面地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在这种认知下,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和陈生居然当了屠夫卖猪肉,“北大”神圣光环与“屠夫”低贱粗鲁的对比,大大超出了大众心理预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年年毕业季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也在不断提高就业门槛,现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招考,动辄就要求是硕士或者211、985,学历在就业市场中已经越来越没有就业优势。加上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用工需求长期不对等,致使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大学入口处的大学“招生热”与出口处的企业“用工荒”,呈现鲜明对比。并且,大学生刚毕业往往心气较高,高端工作没有经验无法胜任,普通工作觉得没有意义,甚至直接拒绝帮上司为公司订盒饭,也是为何大学生就业难的通病。
从个人来说,选择何种职业是一种自由和权利,“北大”只是一种标签,不应该成为社会大众强制其符合社会公俗的理由。作为一个优秀、成熟的成年人,他们完全可以理性选择自己的职业与人生道路。从国家来说,社会正常运转需要各行各样的配合,必须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如果大学生都挤破头想当公务员、教师、白领,那么谁来当农民种地、当建筑工作盖房子?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和陈生卖猪肉,开设了全国猪肉连锁店,发家致富成为千万富翁,不仅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突破社会既有就业观念做出了努力。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科技高度发展冲击的不只是科技产业,必将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南方等地已经开始尝试用智能机器人代替服务员,“互联网+”的全面推广让各行各业都在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这些都证明,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端人才。人才是一个行业新技术的提供者、新理念的承载者、新业态的创造者,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质量和速度,所以,企业必须要想办法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与能量。
职业本无高低,工作不分贵贱,“北大学生卖猪肉”,只要用心去做,一切合法合规,也是一种人尽其才。(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