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专家联合撰文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带来发展新机遇
原标题:中国经济转型带来发展新机遇
本报华盛顿电 记者高伟东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亚太地区的经济专家塞尔坎·阿斯兰纳普、托马斯·何浦林等人近日联合撰文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从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以家庭消费为核心的增长模式,这一过程受到世界密切关注。他们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转型虽然会对一些亚洲经济体产生影响,但也给其他一些经济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鉴于中国规模庞大且与全球经济融合,其经济转型必然会对相关国家产生影响。中国目前是亚洲地区多数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东亚和东盟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2000年至2015年间,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比例从3%大幅上升至9%,占亚洲出口比例从9%大幅上升到22%。根据IMF计算,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变化1个百分点,会使亚洲经济体实际GDP增长率中值变化0.15个至0.30个百分点。
由于中国经济减少对投资的依赖,将导致对铁矿石、铜和煤等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一些经济体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同时,中国经济转型将给亚太地区一些经济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向中国出口消费品的国家,如新西兰(高端食品),或作为中国快速增长的旅游目的地国家,都将从中受益。
中国向更高增加值生产的转变还会给亚洲低收入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服装、鞋类、家具和塑料玩具。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已经占据了这些部门的一些全球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亚洲各国需要作出政策上的调整,塞尔坎·阿斯兰纳普、托马斯·何浦林等IMF经济专家建议亚洲各国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首先,亚洲各国需要实现经济多元化,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包括通过深化贸易和金融一体化等。同时,推动服务业的增长,这既是对中国经济转型作出的应对,也是在该地区降低对制造业和出口依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增长源。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支持下,推进结构性改革将有助于促进经济转型,同时会提高潜在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
其次,由于亚洲地区多数经济体目前通货膨胀水平较低,货币政策应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同时,汇率灵活性应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箱的一部分。灵活的汇率已经并将继续提供有效缓冲。具备充足财政空间的国家可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平稳调整。
最后,亚洲各国需要维护金融稳定,特别是在波动不定的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动增大了脆弱性(包括在企业部门)的情况下,可采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防范严重外部冲击导致突然和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
塞尔坎·阿斯兰纳普、托马斯·何浦林等IMF经济专家强调,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使中国的增长模式变得更稳健、更可持续,亚洲邻国将从中长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