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戛纳电影节罗马尼亚元素抢眼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王垚在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电影资料馆成立仪式上介绍罗电影发展史。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楚群力)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正在法国迷人的海边小镇戛纳奉献一场光影盛宴,5月22日闭幕当天的颁奖典礼令人期待。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罗马尼亚电影又一次展现了它的魅力,共有五部电影入围不同单元,创历史之最。除了克里斯蒂安·蒙吉执导的《毕业会考》和克利斯提·普优执导的《雪山之家》入围主竞赛单元外,《群狗》入围“一种关注”单元,《下午四点十五分:世界尽头》入围短片单元,另一部短片《百川汇海》入围电影基金会评选。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两部罗马尼亚电影同时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再次引发人们对“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关注。本台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研究“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专家,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导演王垚,请他介绍了这一电影流派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对中国艺术电影的借鉴意义。
同往年一样,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汇集了全世界最大牌导演的新片。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21部作品中,罗马尼亚导演的作品占了两部。《毕业会考》的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和《雪山之家》的导演克利斯提·普优都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领军人物。2007年蒙吉导演的《四月三周两天》获当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他的另一部作品《山之外》2012年获戛纳最佳编剧和最佳女演员奖。2001年,普优拍出了《无命钱》,正式开启了“罗马尼亚新浪潮”的进程,到了2005年,他的《无医可靠》轰动戛纳,拿下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
王垚说,本届戛纳电影节中罗马尼亚元素再次抢眼并不是偶然现象:
“‘罗马尼亚新浪潮’是21世纪最近的一次新浪潮,是十年来唯一的欧洲电影运动。从2005年到2015年,每年大家都说‘罗马尼亚新浪潮’快要结束了,但每年又有片子获奖。当我们开玩笑说今年是不是大结局时,又有两部进了戛纳主竞赛单元。这是第一次两部罗马尼亚电影同时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
“罗马尼亚新浪潮”在世界电影界有着很大影响,它的诞生与发展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王垚介绍说,罗马尼亚现在仅有74家电影院,年产十余部电影,总票房折合人民币不到4亿,然而它在十年内为世界贡献了众多佳作和优秀的电影人,实属不易。王垚说:
“上世纪90年代,罗马尼亚电影业比较萧条。首先是私营化,制片厂制度也解体了。电影产量迅速从80年代的每年30多部下降到每年十部左右,终于又降到五部以下。2000年没有一部故事长片拍成。罗文化部非常着急,下决心扶持青年导演。他们出台了新的《电影法》,建立了国家电影基金。2005年,普优的《无医可靠》获得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2007年,国际电影节正式命名了‘罗马尼亚新浪潮’。从2005到2015年,罗马尼亚电影十年得的奖项比之前一百年得的奖还多,受到的关注也比之前一百年的关注多。罗马尼亚电影为青年电影人在国家资助体系和国际电影节的博弈中拍摄电影提供了一种可能,也提供了一种讲故事的方法。”
2015年,王垚在北京电影学院取得电影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新世纪的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极简主义和“东愁”》长达14万字。为了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他还到罗马尼亚I.L.CARAGIALE国立戏剧与电影大学进修了半年时间,与罗电影人广泛接触,查阅大量文献,观看了200多部罗马尼亚电影,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向记者简要介绍了“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主要特点:
“它的艺术特色学界是有定论的。他们喜欢使用手持长镜头,低照度。在叙事上偏重‘一天一夜叙事’,或者较短的叙事结构。比较关心现实问题,是一种非常讲究限制性的现实主义电影。在影片主题上经常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而这种反思十分可贵,在其它国家电影中很少能见到。”
王垚认为,“罗马尼亚新浪潮”对中国艺术电影有三点启示:
“第一,对艺术本身有一个形式自觉:罗导演都特别在意电影语言,经常对电影语言有一个反思。第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也就是你怎样找到一个既是本国的,又是欧洲的,又是世界的一个社会话题作为影片的故事。首先他们的市场比较小,在国内收不回成本,所以一定要在全欧洲各艺术院线发行,面对各种电影节,但是他们面对电影节,又不是讨好电影节。不是要什么拍什么,部分导演是这样,但大多数称之为艺术家的导演不是这样。第三,对历史和现实有一个反思的态度:不是单纯的批判,也不是单纯的歌颂,而是有一个反思,提出另一种视角来观察,来解释历史如何影响到现实。或者这个国家在社会主义终结之后,在资本主义化过程中产生哪些社会问题。”
王垚导演还介绍了“罗马尼亚新浪潮”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2009年有一个罗马尼亚电影周在北京举办,后面还有几个罗马尼亚电影周在中国举行,其中有一个在杭州举办。另外还有欧盟影展,或法语国家影展,这样一些影展性的会引进来一些罗影片。在中国各视频网站上,也可以看到罗电影。但实际上观众也不太多。但还是有一些影迷在看。从学术方面来说,有两篇硕士论文和一篇博士论文。还有一些文章,但不太多,因为是一个比较小的研究领域。”
在采访的最后,王垚对加强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中罗两国电影交流提出了一些建议:
“据我所知,中罗两国还没有签署电影合拍协议。可以做一些合拍,慢慢尝试一些项目,提供一些资助、减税等。可以互办电影周。2014年在罗马尼亚有一个中国电影周。罗马尼亚文化中心计划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再过一段时间,可能每个月找一个罗马尼亚片子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做学术放映。可以先把这些日常的东西做起来,让观众看到一些罗马尼亚电影,包括一些怀旧的罗电影。利用电影节做一些策展和学术放映。在合拍片方面找一些共同的话题,比如反映在罗中国移民的故事。我看过两个罗导演拍的关于布加勒斯特红龙市场的纪录片,可以先从这些地方开始做。另外高校间的活动也可以做。在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罗马尼亚I.L.CARAGIALE国立戏剧与电影大学是主宾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做了一个他们学校的专题影展,他们学校也有负责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