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年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或将超万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近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涵盖通用航空全产业链的发展内容,通过培育航空市场、扩大低空空域开放等多个举措。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时表示,中国将力争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的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的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经营企业和通用航空器都初具规模,航空制造水平、运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中国通用机场超过300个,通用航空企业281家,在册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飞行量达73.2万小时。虽然发展速度快,但总体上看,中国通用航空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任虹介绍说:“我国通用航空业规模仍然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展缓慢、航空器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足、运营服务薄弱等问题,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兴航空服务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缩小通用航空发展差距,将对经济、就业起到较强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对此,这份《意见》提出,将立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通用航空交通服务功能,扩大通用航空在工商农林领域的应用,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体育以及互联网、创意经济等领域融合,加速释放市场潜力。《意见》还明确了到2020年的具体任务目标,任虹说:“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的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用航空企业,国产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机队中的比例明显提高,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低空开放历来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通用航空领域问题之一,任虹说,针对通用航空“上天难”的问题,《意见》提出将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而且力度不小,首次提出要科学规划空域,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无缝衔接,方便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行器、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器快捷机动飞行,解决“上天难”的问题。
而针对各方反映较多的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型飞行计划的申请和审批时限要求,提高审批效率。任虹说:“《意见》的第十六条非常清楚地界定了不同飞行计划申请的批复时间,比如飞行管制分区内的飞行计划申请应在起飞前4小时提出,审批单位需在起飞前2小时批复,超出飞行管制分区在飞行管制区内的应在起飞前8小时提出,审批单位需在起飞前6小时批复。”
《意见》还明确,将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一个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基本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将建设50个综合或专业示范区,促进通用航空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提升中国关键技术和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加快航空器等通用航空产品的国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