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南三阁《四库全书》等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16-05-24 15:30:4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邵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中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近日正式公布,南三阁《四库全书》等899部古籍入选。近年来,中华古籍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如何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在保护中实现有效利用,成为文物古籍保护的重要工作。

  据介绍,在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中,有汉文古籍754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31部和其他文字古籍14部。其中,汉文古籍有13457片甲骨文,简帛文献13种,28种南北朝到五代时期敦煌遗书、60种宋元善本和拓本、652种明清善本拓本及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0种民族文字;外文古籍包括拉丁文、意大利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这批入选古籍具有范围广、珍品多等特点:“第一,名录申报范围扩大,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申报了8部珍贵的宋元名拓,这是香港地区首次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二,汉文古籍中不乏珍品,如《赵城金藏》残失的“黍”字号一卷,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光绪间描润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南三阁《四库全书》26部等。第三,珍贵的民族文献典籍数量日益增多,本批西藏自治区有100多家古籍收藏单位申报了400多部古籍,包括公共图书馆和寺庙,成为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一大亮点。”

  此外,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也于近日公布,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等14家单位入选。

  2007年至2015年间,中国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有11375部古籍入选珍贵古籍、166家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中华古籍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相关部门建立了古籍保护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古籍普查、修复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古籍和海外回顾古籍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比如,文化部积极推进西藏、新疆珍贵古籍的缩微、数字化和整理出版;举办“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等大型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在海外古籍回归保护方面,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立了“海外古籍登记平台”,累计登记数据十多万条;与北美、英、法等国家与地区的古籍收藏机构开展合作,陆续影印整理了一大批海外珍藏中华古籍等。

  不过,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认为,中华古籍保护仍存在着法规不完善、资源利用不足、工作基础仍薄弱、保障需加强等一些问题,未来要在法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开展古籍保护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研究,加快《古籍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古籍修复、整理出版、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保护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解决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长效而稳定的法律依据,推动形成依法保护古籍的工作新格局。”

  在加强古籍保护的同时,如何实现古籍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有关部门正在思考的问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认为,让广大民众能够接触到古籍,从古籍中学习到知识,挖掘出它的优秀内涵,就是让古籍中的文字进一步“活”起来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现在也有各种方式。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界经常举办各种展览、各种历史文化讲座,还有出版各种知识性的书籍、刊物,也是一种传播方式。现在博物馆和图书馆界对怎么用古籍的元素来加强文创产品的开发也非常重视,能够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另外,还让珍贵的典籍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通过它影响人,然后让大家能够了解古籍的内涵和它的美。”

  另据介绍,今年6月至8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举办“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主要展示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收录的珍贵古籍。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