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英美主流媒体如何对待低俗网语

2016-05-26 08:46:37|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编辑:王瑞芳

  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词汇更新速度比过去更快,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词语开始入侵传统媒体报道,这个现象引起了争议。那么,国外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与中文一样,英语世界里的新词也层出不穷。英国《牛津词典》每隔几个月都会收录一批新词,比如去年8月,它就收录了“YouTuber”(视频网站YouTube用户)“Redditor”(社交网站Reddit用户)“pwn”(黑客俚语,指攻破系统的声音)等网络词汇。美联社的style book也会定期更新,最近它就把国外网友用得很多的“normcore”(normal and hardcore,指穿衣风格简约而不简单)收了进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印刷媒体在接纳网络新词方面比较谨慎。一方面,印刷媒体要用很长的时间来观察一个新词的使用情况——以“normcore”为例,这个词在2014年的Google搜索关键词排行榜上早已榜上有名,但直到现在才被接纳;另一方面,他们接纳新词时的总体原则是,可以接受新词,但不会认可低俗用语。

  西方社会在如何对待网络俗语的问题上,其实也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放开,增强语言发展活力。他们认为用“CU”或“CYA”(see you或see ya的谐音词,均指再见)、“BTW”(by the way的首字母所写,指顺便)等更有效率。另一派则认为,网络俗语会对语言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导致语言表达“标准降格”。

  相对来说,在大众媒体和教育界,反对滥用网络俗语的声音更加大。去年10月,英国BBC有一则报道称,伦敦郊区著名的哈里斯学院禁止学生在功课和演讲中使用“ain‘t”“innit”和“coz”等网络俗语(三者均为缩写,前两个表示否定,第三个表示因为)。学校在声明中指出,此举是为了让学生“自信而恰当地进行表达”。学校认为,“说正确的英语”是学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利于他们未来就业。

  此举引发舆论热议。英国一位编辑俚语俗语词典(New Partridge Dictionary of Slang and Unconventional English)的编辑Terry Victor公开对哈里斯学院表示反对,其核心理由是“你不能审查年轻人的语言”。但是,有很多国会议员支持此项禁令,认为在社交中用网络俗语没问题,但在正规的教育环境和职场环境里应禁止。在中国,各种网站、微信公号等新媒体,是网络语言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但国外的情况有些不一样——欧美著名的娱乐八卦网站Gawker早在两年前就宣布,禁止在报道中使用网络俗语,如LOL(laugh out loud,大笑),OMG(oh my god,我的天)等,目的是让其报道更加职业。尽管各界对Gawker的决定褒贬不一,但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共识:新闻用语应该规范,对网络俗语要慎重。

  关于如何使用网络语言的问题,我与一位来自美国的外文专家进行了探讨,她认为,虽然美国各大媒体对于网络用语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对网络俗语的使用很谨慎。通常情况下,只会在直接引语中用;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会附加解释。而且与电台、电影、电视等行业不同,纸质印刷媒体在遣词造句方面更严谨。

  在美国电影中,确实有一些底层人物出口粗俗,脏词乱喷(实际上,台词中特定的低俗用语也有数量限制)。但在严肃报刊中,这些现象基本看不见。这是因为,媒体从业人员在文字和文化传承、传播上方面有一些基本规范,不会轻易迎合网络俗词。

  在美国历史上,“黄色新闻”和低俗报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繁荣”一时,其手法是滥用图片和粗俗语言,登载滑稽连环画和肤浅文章。那段时期被许多新闻学者认为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因为后来人们发现,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很大。最终,《纽约时报》等庄重严肃报纸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主流。

  我在驻欧期间发现,在英国教育体系里,学校对于网络语言一般持谨慎态度,甚至有时候表现出某种“语言洁癖”。经过英国精英学校培养出来的精英人士,通常能说一口“标准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甚至带有一些“皇家腔调”(Queen’s English),若是突然冒出一两个粗俗的“网络俗语”,肯定会贻笑大方,降低演说者的身份。

  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迅速是好事,语言越来越丰富多样也是好事,但对于网络俗语的泛滥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学校与大众媒体等,不应该一味迎合。在网络语言步子迈得有些过快的时代,我们不妨停下来等一等文明,等一等莎士比亚。(吴黎明)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