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一周文化盘点: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辞世

2016-05-27 16:27:2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邵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本周,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去世,社会各界深切缅怀;近日,中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正式公布,南三阁《四库全书》等899部古籍入选;新版《马兰花》六一首演,献礼中国儿艺60岁生日。

  本月25日凌晨,这位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丈夫钱锺书是中国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她的代表作有《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等。她译著的《堂吉诃德》,被誉为是众多中文译本中最好的一部,累计发行70多万册。

  杨绛一生著书丰富,却一直坚持不做任何宣传,说是怕耽误读者。她还曾在自己书的自序中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学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家。”曾出版杨绛《堂吉诃德》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管士光这样评价杨绛的作品:“我觉得文学作品有的时候是靠生活的积累,靠对生活的感悟,就是说不要去为写作而写作,要真正有感悟,有体会的时候去写,所以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读了以后感觉非常自然,很省力不费劲,但是她把一些生活中的哲理说的很清楚,把生活中的一些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杨绛的文字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深远,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

  中国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近日正式公布,南三阁《四库全书》等899部古籍入选。在入选的古籍中,有汉文古籍754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31部和其他文字古籍14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这批入选古籍具有范围广、珍品多等特点:“第一,名录申报范围扩大,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申报了8部珍贵的宋元名拓,这是香港地区首次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二,汉文古籍中不乏珍品,如《赵城金藏》残失的‘黍’字号一卷,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光绪间描润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南三阁《四库全书》26部等。第三,珍贵的民族文献典籍数量日益增多,本批西藏自治区有100多家古籍收藏单位申报了400多部古籍,包括公共图书馆和寺庙,成为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一大亮点。”

  2007年至2015年间,中国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1375部古籍入选。

  近年来,中华古籍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如何实现古籍的有效利用成为中国有关部门正在思考的问题。张志清认为,让广大民众能够接触到古籍,从古籍中学习到知识,挖掘出它的优秀内涵,能够让古籍中的文字进一步地“活”起来。

  今年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60周年,作为中国儿艺60周年纪念日的重头大戏,全新改版的“镇院之宝”经典剧目《马兰花》将在六月一日首演。1956年创作的《马兰花》陪伴了三代观众成长,五个版本,两千多场演出,几代中国儿艺人的创作与表演,见证了中国儿艺的成长。第六版的《马兰花》将以一个现代、充满想象力的全新样貌与观众见面。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六十周年之时再次重排《马兰花》,是要让这部经典保留剧目在一次次重排中,不断弘扬中华民族勤劳与善良的美德,更好地传承剧院的艺术精神和传统,并让它在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中绽放出时代光芒,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个戏当中蕴含了一个主题,就是对真善美的弘扬,对于勤劳善良的讴歌,对于假丑恶的鞭笞,我想这样一个主题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所以它的主题是永恒的。”

  最后来看一条考古方面的简讯。

  唐朝僧人玄奘历经艰辛,从彼时的“天竺”将佛教真经带回华夏大地的1300多年后,中国考古学家有望在今冬首赴印度,对其早期佛教遗址进行考古,和印度同行一起探寻佛教根源,保护文化遗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透露,这项由该所牵头组织的“前所未有”的考古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印度方面也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中国考古队有望最快在11月赴印工作,整个项目计划持续到2020年。

  王巍介绍,印度考古调查局在印度东北部与早期佛教遗迹相关的各地一直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中国计划与其合作,在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10公里的萨尔纳特,即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鹿野苑,进行联合考古。

  除早期佛教遗址外,中方还计划与印度德干学院合作,对位于新德里以西的哈里亚纳邦的拉齐噶里遗址进行考古工作。该遗址是哈拉帕文明,即印度河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之一,主要兴盛于公元前2600至1900年,是研究印度河文明向东扩散的重要据点,在探索其兴衰史方面意义重大。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