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北京控烟交出成绩单 中国力推控烟“最后一公里”

2016-05-30 19:43:1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靳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潘莹):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也是北京《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这个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禁烟令”,要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北京交出了怎样的控烟成绩单,被称为“控烟最后一公里”的全国控烟立法又如何推动?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控烟立法,也是中国第一部完全符合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性法规。按照这一规定,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也被老百姓简单地概括成“有顶有盖”的地方不能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万元的罚款。

  控烟一周年,效果究竟如何,北京的市民又是怎么看的呢?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我觉得现在抽烟的人比以前好多了,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少了。”

  “有的地方禁烟履行得挺好的,虽然有的餐馆还是有点不如意的地方。”

  “我有一次在饭馆吃饭,我说旁边有人抽烟你管不管,服务员就不好意思的进行了阻止。”

  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减少,餐馆酒店的室内吸烟区消失,被动吸烟的人在劝阻吸烟者时更加理直气壮,这不仅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控烟一年来,北京市已经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罚款上百万元。

  在北京,吸烟者多达400万人,与吸烟的庞大人群相比,罚款百万的金额显得并不多。但是,与很多城市出台控烟法规后多年没有出现过一例罚款,法规形同虚设相比,北京的执法力度已属空前。

  有暗访调查显示,北京餐厅、写字楼、医院、车站、出租车等公共场所,吸烟违法行为的发现率从一年前的23.1%下降至目前的6.7%。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著名控烟专家许桂华指出:“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室内环境明显改善,经营者和管理者加强了无烟环境的建设,公众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效果较好。条例实施后,公众控烟支持度大幅度提高,支持度高达94%,实施后平均支持率还这么高,说明法规非常得人心。”

  目前,中国已经有十几个城市出台了控烟法规,而国家级的控烟立法也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2014年底,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这一条例在今年被列入了一类立法计划,有望在今年内出台。按照这一草案,中国室内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这是中国首次制定全国层面的控烟行政法规,著名控烟专家许桂华对法规出台寄予厚望:“我们控烟界认为这是最后一公里,到底能不能做到全面禁烟,现在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要求确保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无烟。但是,中国控烟履约的步伐却举步维艰,遭遇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烟草行业作为中国的财政大户,控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室内控烟范围的扩大,是损害了3亿烟民的权益;中国各地发展不均衡,一刀切的控烟法规在各地很难实施,应该在一些室内场所设置吸烟室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高级顾问潘洁兰女士认为,北京的经验表明全面禁烟是可以实现的,出台一部严格的全国无烟立法时机已经成熟,而这部全国性的法规应该像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所要求的那样,确保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无烟,“北京的控烟条例表明,一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控烟公约的法律有利于人民健康。我有一点要强调,符合公约的控烟法非常重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的国际立场,有遵守公约的法律义务,第二是,国际经验表明,如果做不到室内公共场所100%无烟的法律,都没办法发挥作用。”

  所谓室内公共场所100%无烟,就是指不允许在室内设置吸烟区或者吸烟室。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崔小波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个35平方米的房间,如果有三个人吸烟,PM2.5的数值可以达到1700以上,达到最严重雾霾天气的数值三倍以上。崔小波教授说,设立室内吸烟区,对保护不吸烟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空气中的烟草烟雾是会飘逸的,你说你设置吸烟区,这边不让吸烟,那边不让吸烟,烟是可以飘到这边的。这个政策就像游泳池,中间画一道,这边可以小便,那边不可以,最后一池子水都带小便了,它会均匀分布在每个地方。”

  在室内控烟领域,最难的是执法。如果允许设立五花八门的吸烟区,将使执法难上加难,因为执法者需要查证吸烟者到底是在哪个区域吸的烟,否则就不能进行处罚,这就造成了取证难。另外,如果设立吸烟室,执法人员还要负责监督吸烟室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这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复杂,增加执法成本。

  北京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王本进介绍说,北京的室内场所全面禁烟的经验表明,严格的法规,会使执法更加明确有效:“如果不是全面控烟,执法工作将难以进行。我一直以来坚持,如果社会各界认可北京的执法效果,我觉得就是因为全面控烟,如果不是全面控烟开口子,不仅执法成本高,而且难以实施,因为我们无法辨别五花八门的场所怎么设定的吸烟区,谁来设定,执法证据怎么取得,怎么认定,执法要讲证据链条,合乎处罚条例才能做,如果开了口子,这项工作很难进行。”

  控烟人士还认为,如果国家立法做不到100%全面无烟立法,将使已经立法的城市面临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的尴尬处境,重挫北京和深圳等城市多年的控烟努力,也会阻碍其他城市严格无烟立法。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超过3亿人吸烟,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此外,有7亿多人经常暴露于二手烟中,二手烟每年造成约10万人死亡。目前,中国社会关于出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究竟能否出台最严格的无烟立法,顺利完成“控烟最后一公里”,人们还将拭目以待。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