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外界担忧中国银行业面临危机 英媒:为时过早

2016-06-03 10:25:17|来源:参考消息网|编辑:颜观潮

  外界担忧中国银行业面临危机 英媒:为时过早

  北京一家银行内的一部点钞机在清点百元人民币。(图片来源: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原标题:外界担忧中国银行业面临危机 英媒:为时过早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的债务(尤其是企业债务)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对这个国家可能无法避免一场银行业危机的担心。这样的危机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并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这种担心是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一些投资银行最近的评估,认为近年来新增贷款的很大一部分流向了产能过剩并且因此亏损的国有企业。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日文章,实际上,虽然向无法偿还以前贷款的利息和本金的企业提供更多贷款意味着金融风险明显增加,但中国离潜在的银行业危机可能还有数年时间。

  这一判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虽然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很高,但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同样很高。一个国家可以承受的债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储蓄同GDP的比例。

  其次,中国积累的债务几乎完全是本币债务。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企业一直在偿还外币债务,现在外币债务只占国内总体债务的5%。相比之下,最近对其他新兴市场的研究表明,这些国家的外币债务占总债务比例的中位数是中国的四倍。另外,中国仍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净债权国。因此,中国不容易遭受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打击,那次危机是外国贷款方拒绝向亚洲公司提供新贷款造成的。

  第三,银行业危机几乎总是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出问题开始的。但是中国银行业的负债绝大部分是存款。银行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度很低。因此,贷款加上表外资产的总规模大致等于存款规模,远低于银行业危机开始之前各国经常看到的120%至150%的比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中国央行都拥有大量工具来应对潜在的银行挤兑。例如,目前对银行实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7%,这个数字可以下调,这将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对即将发生银行业危机的担心往往基于这样一种论断,即中国银行业的状况要比宣传的脆弱得多。但是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一些银行一直在积极核销不良贷款。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平均拨备覆盖率约为150%。

  脆弱的银行最终将不得不大幅减少贷款发放,从而导致经济陷入长期增长放缓吗?日本就是这种局面,一些人认为中国也注定会这样。但是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的银行因向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提供过多贷款而处于破产边缘时,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资本重组计划,使这些银行得以继续放贷,支持了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强劲增长。这与日本的情况截然不同。

  此外,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中国银行业受经营不良的国企的影响要小得多。

  为了降低金融部门正在累积的风险,政府必须积极采取行动,减少流向长期不盈利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贷款。中央政府关闭这些所谓“僵尸企业”的行动已经开始,但是正遭遇地方政府的阻力。中央政府必须克服这些阻力,还必须通过加快坏账核销、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甚至对最脆弱的金融机构实行部分资本重组,来处理现有的不良资产。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