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发展不顺 专家:产权 价格 传统观念是三大掣肘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春晓):2014年,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以房养老”即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试点期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
“以房养老”实施已接近2年时间,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20日,全国投保人共78人59户,办完所有流程的是47人38户。其中北京18人12户,上海13人11户,广州14人11户,武汉2人1户。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郝演苏教授表示,“以房养老”牵涉到金融业、社会保障、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同时还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执行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认知。
郝演苏教授以美国的保险业为例对记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郝演苏指出,美国的保险业务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位,“以房养老”在人寿保险业务领域仅占10%左右,在美国也属于小众业务。美国的保险机构对于“以房养老”业务的“房”有一定要求,主要青睐那些拥有独立产权的“Single House”(独栋房屋)的客户。
为什么美国的保险机构在开展以房养老业务过程中,主要青睐拥有独立产权的独栋房屋呢?郝演苏说,在美国,房屋及其附属的土地通常是属于永久产权,保险公司在开展以房养老业务过程中,主要关注土地的价值。如果以房养老客户一旦过世,保险公司不仅获得了客户的住房,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房屋的产权,这个产权实际上就是房屋附属土地的产权。因此,产权期限和相关制度是影响以房养老保险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郝演苏还介绍说,由于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波动较大,导致保险公司与“以房养老”客户对于房屋未来价格走势产生认识差异,可能是我国“以房养老”试点开展的不顺利的一个因素。
“以房养老”是一种养老资金“整存零取”的方式,对于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来说,正向按揭贷款的风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小的,而“反向按揭”恰恰相反,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如何确定“反向按揭”利率也是一大难题,贷款额少,老人不乐意;贷款期长,机构又可能吃亏。
郝演苏认为我国居民家庭对于财富传承的观念和认识,也造成了“以房养老”业务的发展举步维艰的现象。在中国社会,房屋大多是价值最高的财产,老人们通常会选择将房屋留给儿孙。如果有儿孙的老人们选择以房养老,其子女将面临较大的外界压力,会被认为晚辈不孝顺,不能为父母安排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