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里的流年,想念母亲包粽子的味道
文|若荷 沙画|齐鲁网 姚筱玮
编者按:
“风”,不仅是家乡的民风乡俗,更是一个地区人文素养的缩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民间的山东乡俗,创新传播齐鲁文化,齐鲁网发挥融媒体整合传播优势,推出大型互联网融媒体纪实专栏《家乡的风》,邀请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乡间街坊,对记忆中的乡俗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对民间生活习惯、礼仪、美食等习俗的原生态再现,触摸看得见的乡愁,传达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朴实朴素的优秀传统美德,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和丰富内涵,提升其原典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本质,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乡俗成为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教材。
一夜酥雨淋湿了街石。端午的早晨在雨中醒来。滴答,滴答的雨声,唤醒了记忆的同时,也唤醒了生活的新意。每年端午来临,我都要按照惯例,赶着早市去买几把新鲜的苇叶,找到几个卖苇叶的小摊,翻来复去地挑选一会儿。一场夜雨之后,青绿的叶子上沾满了水气,使它显得更加油光可鉴,青葱可爱起来,让人爱不释手,简直挑花了眼睛。
童年的荷塘,长着茂盛的芦苇,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要下河打苇叶。图/卞家华
小时候,村子的西边有一个河塘,经年累月生长着茂盛的芦苇,潜伏着看不见的芦根,还有成片的莲藕--红莲与白莲。春天来临,小荷初露,新苇与莲叶次第生发,到了夏天,水面上荷叶亭亭,临岸芦苇芊芊而生,繁盛的芦苇与葳蕤的莲花衔接在一起,可谓一帘秀色,满塘风景。秋天,芦苇逐渐苍黄、老去,纷纷扬起飘逸的芦花,整个苇塘积絮如雪,布满村庄的角落,很有“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的意境。
端午时节,是苇子最为茂盛的时候,此时的苇杆结实粗壮,苇叶青翠宽厚,是包粽子的首选材料。这时,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艾蒿,下河打苇叶。苇叶打下来,用河水洗净,再放锅里煮几分钟,就可以包粽子了。煮过的苇叶绵软柔韧,耐折叠,包粽子时不会轻易折破。那时候,大米、糯米是很稀罕的,村里人就用黏米包粽子,有的人家用麦仁、玉米仁、高粱米。把浸过的麦子、玉米、高粱拿到石碾上去碾压,伐成碴子后包出的粽子有一股嚼香,与大米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
母亲教我们包粽子。 图/卞家华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就开始选材料,淘洗、浸泡,经过一天的准备,吃过晚饭,全家人便聚在一起包粽子。母亲先用苇叶折成漏斗状托于手掌心,再把米粒装进去包好,用一根咬在牙间的线扎起来。线绳扎紧后,将线与粽子轻轻咬断,把粽子放进锅里,包粽子的过程就结束了,整个动作既连贯,又流畅。
包粽子的线,是自家纺车纺的线,或从供销社买的好棉线,有的人家不舍得用,就去种桑树的人家讨要割桑喂蚕剩下的桑树枝,撕下树皮划成细条当绳用,既干净又节省,于是包出的粽子上,又多了层桑树的味道。
粽子有方形、三角形之分,有的人家喜欢包方形,方形的粽子放馅多,但是没多少技术含量。母亲包的粽子大都是三角形,且苇叶包得结实,线绳扎得牢靠,远观油绿饱圆,近看粒米不露,就像精心制作的一件工艺品。母亲手巧,做家务是一绝,粗茶淡饭在她手里能吃得津津有味,更别说小小的粽子拈在手中了。
故乡端午节有插艾草的习俗,用来驱蚊虫,保平安。 图/卞家华
那时候,我们也学着大人包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手拙的,拿几片苇叶在手上,拈不了也叠不好,一边包一边露馅儿,只好改用粽叶包,我们叫它“菠萝叶”。它的边沿似荷叶的裙皱,形状像手掌,与苇叶粽子相比较,“菠萝叶”包的粽子比苇叶香。只是这种叶子只有山上有,村里人很难采得到。其实,粽子好吃不在米上,而在于包粽子的叶子。无论用什么包粽子,都要经过一番高温蒸煮,粮食与植物的气息相互渗透,完美地结合,原初的气息都已经不再,这就是“香气怡人”的缘故吧。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口大锅里,浸上水,第二天早上,我们都还在睡梦中,母亲就起床煮粽子,屋里屋外弥漫着炊烟的味道,不一会儿,这熟悉的味道便被粽子的香气所取代。粽子煮熟后,母亲并不马上吃,而是用各种各样的用具盛装了,挨个给村里的长辈和左邻右舍送粽子。村里民风淳朴,往往是东家想着西家,西家想着东家,互相交换着香甜的粽子,仿佛是在完成一个有意义的盛典。
在我们那里,端午是乡间重大的节日。有的为了给外村的亲戚送粽子,甚至要跑好几里路程。不光送粽子,女性之间还要送荷包。等我们送完粽子坐下来,准备吃粽子时,这才发现自家的饭桌上,竟然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粽子,它们来自好几户人家,是乡村节日里的代表,代表着各家不同的心意与味道。
端午节,孩子们还会上山采艾叶,拿回家缝合包 图/卞家华
除了包粽子,村里的女孩子们还会上山采艾叶,拿回家来缝荷包。把艾叶凉干揉成团,放进早已缝好的布袋里。那布袋有掌心大,鸡心形,多是用娶媳妇做枕头剩下的红布、绿布的边角做成的。女孩子多的人家,端午节的荷包都要缝上好几个。上面绣着花,有鸳鸯,有荷花,有牡丹。绣花的线,是用自家抽的蚕丝线,染成大红、粉红、水绿等等,在阳光下五颜六色,水样光滑。绣好的荷包结成串,挂在古老的床头上、蚊帐上。小小的荷包,垂挂着柔软的流苏,不仅好看,还有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如今,河塘越来越少,苇叶也越来越少,我童年的那片河塘早已干涸。商场上,超市里,到处可见包好的现成粽子,种类繁多,而人们已很少亲手包粽子了。每年端午来临,我都非常想念,想念曾经山水连天、苇荷相依、水鸟啁啾的村庄的模样。想念童年河塘的每一次花开,每一次鱼跃;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专家点评
作者用清新、通俗的语言将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娓娓道来,采艾篙、包粽子、缝荷包……种种童年的往事,为读者描绘了一副“飘香四溢”的传统文化画面,勾勒出家乡“舌尖上”的端午民俗文化,这不只是作者的快乐时光,也是无数人童年难忘的回忆。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传承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基因,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乡愁。随着时代变迁,而今买粽子的多了,动手包粽子的少了;粽子的品牌口味多了,邻里间送粽子的少了;虽还是原来的材料,原来的配方,却再难吃出原来的味道……传统民俗渐行渐远。设想,当民俗通身商业、现代气息,找不到文化、人情味,我们的乡愁将如何安放?我们的文化又将归于何处?如何将民俗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值得每个人去关注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