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安全分歧应成为中美安全关系的努力方向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6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作为目前两国参与部门最多、议题最广泛的年度高层对话机制,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自2009年启动以来充分发挥了战略沟通、化解矛盾、增信释疑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框定了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和大势,确保了中美关系总体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本年度对话的一大背景是,中美关系中的竞争性因素不断凸显,尤其在安全领域,中美交锋不断,两国深化合作遇到一些困难,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杂音。这在南海问题上表现最为突出,对中国的各种指摘、深度疑虑乃至外交与军事应对,似乎正在成为美国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所在。“修昔底德陷阱”、大国海权博弈、安全困境等悲观论调被更多的用于描述中美关系的现实与前景。安全关系的上述态势,对于中美整体关系的潜在破坏性正在增大。同时,鉴于美国总统换届在即,美国总体对华政策也存有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美在安全领域能否增信释疑、深化合作成为本年度战略与经济对话的重要看点。习近平主席强调,“零和博弈、冲突对抗早已不合时宜,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要求”。中美双方均重申,冲突和对抗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安全关系的积极演进,对于确保中美“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不可或缺。有鉴于此,中美更需充分重视在安全领域有效管控、化解分歧,探索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从而带动中美整体关系的发展。
中美尤应以切实行动强化战略层次沟通,积累互信。中美在安全领域的分歧越是尖锐,越要高度重视并坚持战略沟通,防止战略误判。对于现实安全利益的冲突,应重在求同存异,更多着眼于中美关系的整体性与合作面,防止“浮云遮眼”。同时,避免以刺激性方式应对安全领域分歧,而应本着合作精神,聚同化异。对于当前最为敏感的南海问题,更应着眼于维护中美合作、确保亚太安全与稳定的大格局加以看待,降温处理,避免“阵营化”对抗,为管控分歧、寻求解决之道创造空间。此次对话,中美同意就相关问题保持沟通,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展现了寻求南海问题“软着陆”的意愿。
寻求新的合作亮点,为中美军事安全合作不断注入“活力”,至为关键。事实上,中美近年来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安全对话、两军交流系列机制的框架内,已经就军事安全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突破不仅打破了两国关系中的窠臼,化解了矛盾,更显著增强了中美就安全问题良性互动的信心。此次对话中,中美两军商定深化交流,结合海军军舰互访开展实质性演习;充实完善两大互信机制,即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拟讨论弹道导弹发射相互通报问题。这些将有助于促使两军合作常态化,切实增进在军事安全领域的互信。下一阶段,中美或可探索就两国军力发展与区域性军力平衡、核战略与战略稳定等更敏感问题逐步展开对话,以新亮点的不断涌现保持中美安全合作的动力。
共同提供公共产品,也应成为中美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扩散、维护航道安全等全球性安全问题,中美合作潜力已有展现。目前,中美关系的全球性特征愈加突出,全球治理对于中美两国的需求愈加显著。网络空间、外太空、北极等全球公域的治理虽然已不再是“蛮荒之地”,但随着技术能力的升级,气候环境的演变,这些公域的建章立制、确保和平与开放利用等问题更加迫切的摆在人类面前。对此,需要中美两国共担责任,依托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外空安全对话等机制,共同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引领相关领域全球治理。
展望未来,深化安全合作,管控安全分歧,共担安全责任,共享安全红利,应成为中美安全关系的基本框架与努力方向,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提供助力。(李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