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西藏面具 用丰富表情讲述藏文化
西藏面具技艺
传承人:加央益西
入选时间:2008年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具,在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西藏面具包括跳神面具、寺院悬挂面具、戏剧面具、歌舞面具和说唱折噶面具等五大类。西藏面具的历史起源于藏族原始宗教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公元8世纪在白面具藏戏基本形成的同时,宗教寺院戴面具进行表演的跳神乐舞开始产生。据《莲花生传》载:“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州译经完成以后,由长老持经绕孜务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
加央益西正在绘制西藏面具。
偶然结缘,一生与面具为伴
12岁被挑选进入自治区歌舞团做舞蹈演员时,加央益西还不知道西藏面具长什么样,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生居然都将与西藏面具为伴。
跳了几年民族舞蹈,年轻的加央益西决定改行,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学习舞台道具制作,毕业后依然回到自治区歌舞团工作,不过转到了幕后担任道具。
1983年,25岁的加央益西第一次制作西藏面具。那时候歌舞团正在排练藏族舞剧《热巴情》,由于剧情需要西藏面具做道具,可是却找不到做西藏面具的手工艺人,加央益西就主动承担起做面具的工作。“当时我从布达拉宫里借了一个骷髅头面具,一个鹿头面具,这两个都是寺庙里的跳神面具。我就模仿它们制作了十个一模一样的面具。”加央益西回忆道。
面具,在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西藏面具包括跳神面具、寺院悬挂面具、戏剧面具、歌舞面具和说唱折噶面具等五大类。西藏的跳神面具、戏剧面具都倾向表现和象征的艺术风格,造型粗放夸张,伴着铿锵的鼓乐声欣赏,其雄健的威慑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艺术风格差异明显,卫藏地区的面具较为斯文,西藏东部康区的面具泼辣怪异、惊世骇俗。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藏戏面具中的国王、大臣、喇嘛、老妇、老翁的面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剧情中神灵、鬼怪和动物面具的塑造,尽管带有宗教面具影响的明显痕迹,但大都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在面具中得了具体的表现。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
“红色代表权力,黄色有吉祥之意。”加央益西介绍说,他现在已经是西藏面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绘制西藏面具的颜料与画唐卡的颜料一样。
创新西藏面具的制作工艺
西藏面具的历史起源于藏族原始宗教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公元8世纪在白面具藏戏基本形成的同时,宗教寺院戴面具进行表演的跳神乐舞开始产生。据《莲花生传》载:“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州译经完成以后,由长老持经绕孜务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11世纪,藏传佛教后宏期开始,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键陀罗艺术大量进入西藏,包括宗教面具进入,随着宁玛、噶举、萨迦等各个教派的形成和急剧发展,先后都按照各自的教义创建、发展并盛行跳神,也开始塑造种类丰富的各种愤怒的和善静的神像面具。
“我去西藏各个地区考察时,看到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的壁画上,就有西藏面具,可见西藏面具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加央益西介绍道。西藏面具,大多都用于寺庙的各种宗教仪式,因此做面具的艺人最初都在寺庙,后来才逐渐出现民间制作面具的艺人。
西藏面具从制作上讲大概可分硬塑形与软塑形两大类。宗教面具多为硬塑型;民间面具以软塑型为普遍。硬塑型面具为立体或半立体,在事先塑好的泥胎上用纸浆或布浆糊成硬壳,然后绘制而成。“以前制作西藏面具,先用泥巴做一个模具,然后贴上布和纸,制成面具白坯后,将泥巴做的模具用锤子敲烂,再在成型的白坯上进行开脸、雕刻、打磨、刮灰、上色、描脸谱、上油等繁琐的工序。”加央盖西说,这样的话,每个模具只能制作一个面具,既浪费材料也浪费时间,制作出来的每个面具都不一样。加央益西利用自己的道具制作知识,将泥巴倒上石膏做成模子,在模子里贴上纸和布做成面具白坯,等干了之后直接翻出来,而不需要将模子打碎,这样一个模具就能制作许多一样的面具。而绘制面具的颜料,跟画唐卡的颜料一样,都是西藏特有的矿物颜料。
藏戏面具用于民间歌舞、戏剧和曲艺说唱等艺术中,如藏戏中的白面具、蓝面具、黄面具,多为各种布料缝制而成,加央益西也做了改进。“男人不擅长做针线缝制,我就发明了粘贴,所有的面具都是粘上去的,但看起来跟缝制上去的一模一样。”加央益西指着其中的一个蓝面具说。
“我想成立一个西藏面具博物馆”
加央益西刚开始学习制作西藏面具时,西藏民间几乎没有从事面具制作的艺人,所以他制作西藏面具的手艺,都是从传统面具上借鉴学习的。“去布达拉宫,去各个寺庙里,看各种面具的造型、着色等,拍成照片,回来后就照着相片做。”加央益西说,在他见过的西藏面具中,做得最好的还是收藏在布达拉宫里的面具。
现在,捷克斯洛伐克博物馆还收藏着加央益西亲手制作的28个面具。1990年亚运会时,加央益西带着自己制作的80多个面具去北京。“两天就卖完了,买面具的大多是外国运动员,一下子就卖了9万多元人民币,那时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加央益西回忆道。
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带动,西藏面具被开发成极富民族色彩的旅游纪念品而被游客热衷。2008年,藏族面具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从事藏族面具制作的人也增至400人左右。“在八廓街上有很多商家都出售各种各样的西藏面具,但那些80%都是从外面引进的,造型、着色都不是西藏面具,制作也很粗糙。”加央益西痛心地说,因为西藏本土的面具制作还未具规模,不成气候,所以市场就被外来者抢先占领了。
加央益西最想做的事情是办一个西藏面具大展,他已经从西藏各个地区寻找不同特色的西藏面具和手工艺人,凑够100多个不同面具,向世人展示西藏面具的历史美、文化美和艺术美。“最好再把群艺馆的传习所办下去,多吸收一些学徒来学习西藏面具,把这门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加央益西憧憬道,他有自己的梦想三步曲,那就是把藏族面具传承下去,推到更高层次,传播到世界各地。
“退休后,我会把精力都放在面具上,写成教科书系统阐述面具制作技艺,最好成立一个能展出100多种样式的西藏面具博物馆,并将藏族面具制作技艺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央益西说。(许娟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