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神题”能否给应试教育注入新的基因

2016-06-14 07:04:15|来源:北京青年报|编辑:王瑞芳

  今年部分高校从10日起启动自主招生考核,全国共有90所院校组织自主招生测试。

  各大学的神题里不仅有引力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阿尔法狗、一带一路、魏则西事件等社会热点,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无厘头题目。例如,一名报考外国语学院的学生需要回答如何看待“A4腰代表身材好”;《二十四史》的第一史和最后一史分别是什么?如何用4个0来算24点?你知道《新闻联播》现在的主持人是谁?而“《西游记》里共有几个妖怪”的题目来自复旦大学去年的考题,该校前年的题目则是“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

  这样的题目看似无厘头,却自有道理,它考核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对能力、表达能力,靠死记硬背的老办法是没用的。正因为如此,此类试题也为国外大学所青睐。英国牛津大学曾公开过一份由导师提出的面试题样本:“为什么人有两只眼?”“为什么很多动物身上有斑纹?”“诗是否应难懂?”“把一把斧头成功卖给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是世界著名的布鲁金斯学会出的一道考题,以至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去年也来了个模仿:“有商家把一把斧头成功卖给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你怎么把这斧头再卖给习近平呢?”

  中国考生和公众对这类试题不理解、不赞同,认为不着调,甚至有人也觉得,这种考试真的能够选拔人才吗?这种考试的问题是,它与我们传统的考试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标准答案”。对于这类面试题目,我们都会追问标准答案是什么?对此,专家指出,“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出题者只是用这样的题目考量求职者的一些能力。”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对此类试题抓瞎?因为我们的教育多以灌输性为主,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当然就会很不适应。殊不知,这正是我们教育的基因性缺陷:老师习惯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学生热衷于接受老师传授的标准答案。

  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资深顾问、英国资深心理学专家罗恩博士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6年至今,我来过中国三次,每次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中国人太乐于寻找标准答案,正确的神奇的万能的标准答案,找不到这个答案就很焦虑。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经历、探索、觉察、感受,世界上哪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去年,在上海纽约大学举行的首届新生入学仪式上,第一任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智慧,不是要给你们我们的知识,也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雷蒙校长主张,不要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样看来,现在大学自主招生的神题,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国应试教育做一些改革,让大学生接受新的教育基因,把被动接受现成的标准答案改变成自己去寻找不同的答案。近年来大学自主招生的改革确实有这方面的功能,但是,仅仅在大学自主招生中引入新的元素还是很不够的,而需要在全部教育中贯穿这种创新思维,让学生们知道,有些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有些问题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育的改革,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在自主招生中的神题,只能是这种改革的一个风向标而已。如何改革整个教育,目前还没有破题呢。(殷国安)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