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2016 汉字之美:中国古代哲人的沉思与当代书家的表现

2016-06-21 16:07:5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张雪梅

  图片默认标题

  [篆刻]韩东/ 刻

  秦 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7 年

  历史

  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灭六国,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一统的文化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朝彻底废除了周代以来的封邦建国制度,粉碎地区壁垒,将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朝廷的政令、军令之下。又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政治的统一与文化的统一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思想

  经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时代的大趋势下,理论的扬弃与综合正与秦代大一统的思想相契合。而秦始皇为了保全家天下传之万世,采取了思想专制的策略,片面地实践了韩非的学说中注重刑罚的一面,遭到民众反抗。并且严禁私学,限制思想自由,战国时代蓬勃生动的自由学术气息被遏制,焚书坑儒,开历代思想专制的恶例。

  书法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秦朝统一以后,由于各地区域文字差异,造成政令无法下达,秦始皇命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统一工作。周代文字为笔画繁复的大篆,又称“籀文”。李斯等人以籀文为基础,创制出形体匀圆整齐、笔画简略的新文字,成为“秦篆”,又称“小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种更为省便的文字,将小篆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字形扁平,书写更为流畅,称为“隶书”。

  海纳百川

  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书体与风格

  小篆

  秦代小篆在继承西周金文的基础上,经过省简,规范化、均匀化,形成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均匀的小篆。在秦代,小篆主要用于官方文书、诏书、刻石、印符等。小篆的笔划较细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字形结构上紧下松,左右对称,给人体态端庄、挺拔秀丽的感觉。

  内容释义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意指泰山因为不拒绝渺小土壤的堆砌,才形成如今的高大;河海因为不拒绝细微溪流的汇集,才具有如今的深度。以此奉劝秦王不能把六国的人才驱逐出秦国,也正是因为没有驱逐出这些个体力量看起来比较微弱的人,最后才统一了天下。

  图片默认标题

  [篆刻]韩东/ 刻

  汉  公元前202 〜220 年

  历史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东汉和西汉。汉朝和大约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拥有最先进文明的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的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思想活跃,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建立。汉儒在先秦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对“礼”文化进行新的、更深入的开拓,并总结出系统化的成果。佛陀东来、道教创立,对社会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两汉在学术、科技、文艺等众多领域无不精彩纷呈,气度辉煌。华夏民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两汉为华夏民族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思想

  汉朝的思想家对秦朝统治者思想的失误进行深刻反省,做出新的抉择。汉初尊崇黄老之学,到武帝时期,董仲舒继承了儒家注重教化的传统,建议设立儒学之《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选官三者相结合,“学而优则仕”的文官制度正式确立起来。董仲舒从维护专制王朝的大一统出发,构建起了天人一统的宇宙论系统图式,是思维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化进步的阶梯。两汉之际佛教传入和道教形成,与儒学一起,共同支撑起中华文化精神的基本构架。

  书法

  汉承秦制,文字亦承秦八体书。两汉期间,应用最多的是小篆、隶书和草书。小篆多用于官方文书、金石刻辞,以及官铸的铜器铭文和题识,宫殿官署的题额、瓦当、印章等。隶书在西汉初期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书写,到东汉才普遍使用。草书主要用于文书、草稿、书简、药方、记录器物簿籍及杂书等。

  以心原物

  指用心对事物进行认真思考。(王充《论衡·薄葬》)

  书体与风格

  八分

  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抑或是指八分大小的书体,亦称“分书”或“分隶”。汉末魏晋之际,“八分”这个名称才在典籍中出现。其中晋卫恒《四体书势》曰:“鹄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八分书是隶书的前身,用于创作,颇具古意。

  内容释义

  墨议不以心而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

  语出东汉王充《论衡·薄葬》。王充批评墨子在《明鬼》中尊崇鬼神,又主张薄葬,是自相矛盾的。假如只是草率地相信耳闻目见,即使“效验”清楚,也可能失实。因此要明辨是非,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探究事物的真相。

  有生于无

  指道的存在形式,无是道体,有是道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为本原,有为无的体现。(《老子·四十章》)

  书体与风格

  汉简

  汉简是我们了解汉代隶书用笔的主要依据。隶书发展到西汉,字形已经从修长向宽扁发展,横划已呈波势,捺笔的挑法也出现了,形成了隶书所具有的特色和体态。有些边塞官吏写的汉简,与工整庄重的诏令、经籍不同,即兴发挥,千姿百态。书法创作取法汉简风格,与整饬的官方文书比较起来,更显妙趣横生。

  内容释义

  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意谓无形却能产生有形,无声却能形成五音,无味却能生成五味,无色却能形成五色。所以说有形来自无形,实体出自虚空。这段话以平实的例证表达了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

  实立名从

  指先有实际存在的事物,它的名称、概念才随之而产生。名是为实服务的,而不是徒有伪名而无内在的真实。(徐幹《中论》)

  书体与风格

  汉草

  汉代隶书的草率写法,越来越普遍,逐渐约定俗成,形成一种有规范和有法则可循的新字体,称为“章草”。章草书发展到完美成熟时期是西汉中期到魏晋,其标志是草书的笔画融入了隶书的波磔,使章草书具有典雅、古朴的趣味。如今以章草写汉人词章,颇具原汁原味之感。

  内容释义

  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故长形立而名之曰长,短形立而名之曰短。非长短之名先立,而长短之形从之也。

  语出汉末魏初徐幹《中论·考伪》。他主张,名应当是用来表现实的。实际事物存在了,它的名称也随之而产生,不是先有个名称才随之而产生一个实际事物。所以长形的东西存在了,才名之为长,短形存在了,才名之为短。并不是长与短的名称先有了,而长短的物体才随之而产生的。这种实立名从、名实相当的理论,开创了汉魏名理之学的先河。

  质文两备

  指符合仁义道德的思想感情与感性的形式美同时具备。(董仲舒《春秋繁露》)

  书体与风格

  帛书

  汉代篆书墨迹以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为代表,是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字体,但是依然较多地保留着篆书的形体结构,其中亦有小篆写法。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帛书虽是小篆,但是更显修长秀丽、天真烂漫。汉代帛书用于当今书法创作,风格古朴,别具特色。

  内容释义

  志为质,物为文。文著于质,质不居文,文安施志。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

  语出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质”指符合仁义道德的思想感情;“文”指感性的形式美。董仲舒继承了孔子“文质彬彬”的观点,主张“质文两备”,礼制的外在形式必须与内心的虔诚相结合,但在文质之间,更强调质,认为如果文与质不可同时具备,宁可有质而无文。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