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2016 汉字之美:中国古代哲人的沉思与当代书家的表现

2016-06-21 16:07:5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张雪梅

  图片默认标题

  [篆刻]陈华/ 刻

  宋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历史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儒学复兴,程朱理学构建起了庞大、精致的哲学思想体系,礼制秩序、宗法文化亦得以创造性重建。以世俗地主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赵宋政权,明确昭示“与士大夫治天下”,培育出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层,文人意识更为自觉,渗透着强烈的文人气息。继唐诗之后,宋词登上了文坛,并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样式。宋词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也不乏豪放词风。品味高雅的宋画,标志着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的诞生。在儒生和士大夫的全力推进下,宋代书院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研究学术、推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官方教育外另立一个知识世界。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崛起,是宋代的一道靓丽风景。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巅峰时期,地理学、地质学、医药学、冶金术、造船术、纺织术、制瓷术、印刷术都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就。

  思想

  以中晚唐儒学文化复兴为前导,北宋时期,在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的努力下,创建的中国后期中古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已初具规模。至南宋朱熹,理学更以集大成的姿态趋于成熟。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吸收、改造释、道哲学,在涵泳三教思想精粹之上建立起来的伦理主体性的本体论,其建树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将中国文化重伦理、重道德的传统精神推到极致,从而引出极为复杂的文化效应。对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法

  唐代以书取士之风,到宋代已不复存在,朝野不再以书法相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人学书的积极主动性,直到北宋中后期,才出现了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苏轼在书法理论与实践上蔑视成法、提倡入神、张扬个性、崇尚自然。黄庭坚提出作书要“不俗”、“有韵”。尤其是他的草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米芾对古人的技法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持之以恒地揣摩临习。他的书法创作崇尚天真自然,主张“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的“尚意”创作心态。南宋初期,书法仍以学习北宋为主,真正能代表南宋最高水平的当属陆游、范成大、朱熹和张孝祥。

  格物致知程朱学派强调知识是先天固有的,但人们因受物欲的影响泯灭了“知”的能力,也丧失了“天理”,为了要恢复人固有的先验知识和道德,主张通过穷其理而去重新获得。

  

  书体与风格

  米芾

  米芾为宋四家之一。若单纯论技法,米芾当属第一。他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却能有所突破,实为难得。他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今人学习二王不易得其精髓,而从米芾入手,可以略窥其天机。

  内容释义

  格物致知。

  《二程遗书》曰:“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初见于《礼记·大学》,东汉郑玄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宋以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很多。《二程遗书》认为,知识是我们先天固有的,然而不去穷尽它内在的道理,就不能掌握它。 而穷尽事物的道理是要有方法的,所以说我们获得知识要先穷尽事物的道理。

  革欲复理朱熹认为,唯有将“人欲”逐渐消除,才能使伦理原则不受破坏。

  书体与风格

  黄庭坚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他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的同时,还得益于苏轼的影响,而对草书笔法的认识和掌握尤为深刻。黄庭坚草书走向成熟还因为其对书外功夫的参悟。他对禅宗的妙悟,使他的用笔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进入挥洒之境,开创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界。今人取法黄庭坚草书,亦可借古鉴今,别开生面。

  内容释义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语出《朱子语类》卷十三,宋明理学用语。欲,指人的物质欲望;理,指符合伦理道德的原则。朱熹认为,人的私欲如果没有“理”的限制,就会出现道德危机。“欲”与“理”相对立,经常处于相互斗争中,所以只有消除人欲,才能恢复到恪守伦理道德的道路上来,也是人道德修养的任务所在。

  新故相除天地万物之所以运动变化是由于自身固有的矛盾对立而引起的,新旧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书体与风格

  苏轼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 为“宋四家”之首。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各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主张学书“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他用笔欹侧跌宕、纵横挥洒、雄浑有力。其《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书法风格底蕴源自他深厚的学养和复杂的经历,后人欲学其书,实为不易。

  内容释义

  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

  语出王安石《字说》。他认为,阴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在阴阳矛盾的推动下,旧事物不断地转化为新事物,新事物又变为旧事物,并为更新的事物所取代。同样,在人类社会领域也存在着两种活动方式:“处”与“辨”。处是对于事物的处理,辨是对于事物的辨别。处是行动,辨是认识。社会领域中“有处有辨”,也不断进行着“新故相除”。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