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延伟:一位践行丝绸之路的西安女子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赵祎):“这张是我2013年在中乌商务论坛上的照片,这在当年是最高规格的活动,这位是张汉晖,现在是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
“我在台上发完言后被所有媒体包围,我用俄语回答,我这人的俄语好不好不说,但是我敢说,只要能表达我的心思就行了。”
“这是撒马尔罕市市长……我带过很多企业去过撒马尔罕,他们都认识我,说,哎呀,薇卡,你又来了!”
面前这位妆容精致的中国女子佩戴着中亚地区最为流行的红金饰品,翻着一本名叫《丝绸之路践行者——吉延伟》的画册,讲述着件件往事。她就是吉延伟,一位闯荡中亚二十余载的陕西女子。她是西北中亚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亚陕西商会会长。有媒体称她是“现代丝路上的女张骞”、“丝路使者”、“新丝路上的牵线搭桥人”。
“我用20年青春干了一件事”
陕西省曾经拍摄过一部名为《丝路上的中国人》的电视剧,其中一个角色的原型就是吉延伟,由著名演员闫妮扮演。
吉延伟是陕西省首批赴中亚国家的留学生之一,1990年代初前往吉尔吉斯斯坦求学。太多的故事和遭遇使年纪轻轻的吉延伟开始懂得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这让她在同龄人中显露出了领导才华。吉延伟说,闫妮真是演活了她当年就有的“女汉子”精神,过海关时俄语跟不上趟就直接用陕西话吵架等彪悍情节一一上演。用吉延伟的话说,当时的劲头就是一根筋,非要做一件事,不做成决不罢休。在比什凯克的留学岁月,吉延伟也收获了最初的来自他乡的温暖。吉尔吉斯斯坦的干妈干爸在她生病时背她着上医院,喂水喂饭,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我的经历足够拍一部微电影了!”——吉延伟依旧笑谈人生。
见惯了大起大落的吉延伟并不太看重自己的各种头衔,做事但求心安理得。“什么商会会长、总经理之类,我一上台只说‘其实我啥也不是,我就是吉延伟,西安女子’”。她将自己的事业比作登峰之旅,不同阶段的不同风景为她开拓了不同的视野。
回顾既往,她说,“我用二十年的青春做了一件事”。“世界上的国家对中国还存有各种疑虑,有强大的国家打压你,有弱小的国家怀疑你,就应该靠我们这样的人去做最实在的事情来加强沟通”。“习主席忙着大外交,我忙着小交往,我就一直干这个事”。
在国外工作期间,吉延伟错过了三次见到习近平主席的机会。很多人说她傻,要是和习主席合张影就出名了。吉延伟倔呢,“要那么大名气干啥,在国外待着反而不需要名气,名气大了还麻烦”。其实,随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蓝图的徐徐铺开,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吉延伟早已名声在外。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吉延伟常将自己比作鸡毛信,为中国与中亚的经贸交往互通信息。但是,随着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吉延伟在2006年创建的陕西西北中亚商务公司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为中国企业在中亚投资兴业全程保驾护航。“我的责任就是走出去,引进来,扶上马,送全程”。他特别提到,中国和中亚国家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大多不理解,中亚国家和欧美国家更是存在很多差异,完全套用和欧美国家合作的方式在中亚国家是行不通的。”因此,吉延伟经常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出浑身解数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有效化解矛盾,将不少当时的“火药桶”变成了自己的好朋友和长期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就是世界大和平
把世界商会联盟的招牌挂在西安,这是吉延伟心中谋划着的宏大目标。她希望通过各种活动使各方力量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一拍即散。“能不能常态性,常态性合作不是靠你政府发个文件召之即来,而是要靠我这样的民间人士和你们先跳几场舞,喝几杯酒,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然后大家再寻求合作”。吉延伟认为,自己做的正是促进民心相通的事情,“心相通,那就是钱找人,而不是人找钱”。
按照吉延伟的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世界大团圆,世界大和平”,不管天南海北,大家就是一家人,合作共赢,互交朋友。“和国外做生意,怎么可能你不去人家国家一次,去的第一次就要和人家谈钱?!”
说到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吉延伟说,“中亚国家里,乌兹别克斯坦是最热情友好的,投资环境是最好的,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希望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人民成为真诚的朋友。我在那里观看时装表演,就想,什么时候能把这个表演引到中国;看到中国剪纸时又想,什么时候能把剪纸艺术推到那里啊,这种情绪从未间断过”。
采访临近尾声,吉延伟再次打开那本讲述自己故事的画册。“如果让我在媒体设置一个节目,题目特简单,就叫《一带一路你做了什么?》或者是《为世界和平你做了什么?》从我做起,哪怕只是把你的工作做好,也是为国家战略做了分内之事!”“在一带一路上,我确信自己做了一些事情。有人叫我民间外交家、民间使者、现代女张骞、丝路开拓者之类的,那些名头都太大了,我承受不起。我还是最喜欢‘践行者’。践行者就是用两只脚走出了自己一条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