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十年做了一本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书
插画家比安奇和他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之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宇):迭戈·比安奇,是一位居住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插画家。在这位艺术家的眼中,南美小巴黎有着不一样的风情。漫步在城市街头,普通的纸片在风中转了几圈遥遥坠地后,如果被比安奇看到,那这些纸片很可能会被画家捡起来,再小心翼翼地收好。这个习惯大概是从十多年前开始的,看到这你想必会认为这位艺术家是一位环保人士,恭喜你,不过你只猜对了一半。在插画师的手中,这些街头“垃圾”是城市的名片,经过特殊处理后,就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
在比安奇工作室的一角,整齐地收纳着二十几个小本子。从外表来看,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正方形的本子,手掌大小,厚度大概有两三百页。但如果你打开来看,就会发现“惊喜”其实在里面。本子的每一页上都贴满了画家捡到的“宝贝”,糖纸、饼干包装袋、商店里用于排队的数字标签、可回收垃圾的角标……原本不起眼的小东西,被画家贴在本子上,再在旁边画上有趣的图案,和谐地形成了一幅幅诙谐幽默的艺术作品。例如,比安奇在被扯下来的酒瓶标签旁边用画笔补充画出了酒瓶的瓶身,并在瓶口处画上了扮鬼脸的酒滴图案;飞往利马的登机牌旁边是手绘的飞机,飞机下方画出了秘鲁著名的安第斯山脉;城际大巴车票页,画家直接把大巴给画了出来……从1998年起,比安奇就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到今天,他已经完成二十多本了。与其称之为艺术创作,倒不如说这些更像是画家自己的插图日记。
2001年的时候,西班牙瓦伦西亚Media Vaca出版社正在策划一项世界城市的图书计划,他们想按照字母表的顺序为不同城市出书,每一个字母选一座城市,其中字母“B”的代表城市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家出版社的编辑文森特·费雷尔曾经欣赏过比安奇的小本子作品,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用剪贴画配插图的方式给布宜诺斯艾利斯做一本书。
接到这个工作邀约后,比安奇并没有马上着手开始准备,因为他很快意识到这和平时做本子的方法看似一样,实则不同。他手中插图日记本的内容是完全随机的,它不仅包含布市,还有其它城市的痕迹;而且这样一本本做下来,没有特定主题或时间线索,你可以随意翻开一页开始欣赏。然而,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做一本书,首先你需要收集的材料仅限于一座城市,其次你要找到一个顺序或者主题分类来进行创作。在经过和出版社的多次沟通后,比安奇决定首先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一个资料库。
从2003年开始,比安奇每周固定抽出两天时间专门做这项工作,布市的街头巷尾、餐厅酒吧、商店咖啡馆等地都留下他寻找的足迹。为了使材料足够丰富,他不停奔走,三年后,这座布宜诺斯艾利斯资料库基本完成。在资料汇总完毕后,比安奇进入到第二阶段,更为繁琐的分类过程。为了方便日后选取,他按照“文字”、“建筑”、“美食”、“商标”等类别将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保存。
这时候,时间的指针已经来到了2006年,在搜集、整理材料的同时,比安奇也和出版社达成一致,他们决定和按照西语字母表的27个字母为开头,为布宜诺斯艾利斯选择27个关键词,然后将合适的材料放在对应的关键词下进行再创作。在艺术家眼中,这座他居住了许多年的城市究竟要用哪些关键词定义呢?首先,他选用了一部分当地俚语,某些布宜诺斯艾利斯特有的常见词汇,像是“kilombo”,主要是指“大麻烦、一团糟”的意思;或者一些代表食物,“ñoquis”,意式面疙瘩,它经常在每月29号出现在当地民众的餐桌上;再有布市的文化活动,“teatrito”章节就对布市人喜欢去剧院欣赏戏剧的传统做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