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夜访洞庭湖区常德安乡防洪大堤
新华社长沙7月4日电 题:党员干部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夜访洞庭湖区常德安乡防洪大堤
洪水拍岸,河风呼啸,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造垸的防洪大堤上,远远两个小亮点正在移动。苍茫的夜色,滔滔的洪水,似乎随时会将两个小亮点吞没。
这是7月3日深夜,记者在安乡县夜访一线大堤时遇到的一幕。直到摸着黑走近,记者才发现这是两名巡堤员,他们拎着手电筒,沿着河堤,用棍子拨开齐脚踝深的草丛,细细查看有无险情。
走在前面的是安丰乡协安垸村党支部书记李生炳,雨靴和裤子上沾满了稀泥和杂草。他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从6月29日就开始上堤巡查,每天4个班次,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发现砂眼、管涌这些险情,就马上跟乡里报告。”
多年抗洪经验表明,洪水压境后,大堤安全隐患陡增,需要24小时不断巡查,一旦发现险情,就能及时处置,防止险情扩大,危及大坝安全。
雨势加大,李生炳往前走几步低头查看堤坝情况。看似简单的巡逻,却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四五个小时不停巡逻、雨淋风吹、通宵巡查,还只是体力上的超负荷,而草丛里毒蛇的袭击、湿滑外堤上一不小心摔倒就会掉进滔滔洪水里,都会直接危及生命安全。
“这些工作又辛苦又危险,我们要求党员干部率先上堤,冲锋在一线。”李生炳说,村旁的河堤达到警戒水位后,村里组织了58人上堤巡逻、值守隐患点,其中绝大部分是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还有紧急抢修队,洪水最大,灾情最严重的时候,党员干部必须冲在最前面。”说完,他继续往前走。
记者沿着河堤再走一段路,路面越来越泥泞,汽车上下颠簸,两旁河风呼啸,急雨敲击着玻璃。不远处的大堤堤脚,一灯如豆,在黑夜中显得特别突兀。沿着湿滑的大堤,记者踉踉跄跄下去,只见一个彩条布和木头搭就的简易雨棚,一盏白炽灯,逼仄的空间坐着两个人,背后是他们值守的电排。
这个电排是当地防洪的“王牌武器”,一旦大雨来袭,可以迅速排涝。但对于大坝来说,穿堤而建的电排,是影响大坝整体安全的隐患。这个简易棚是这个“王牌武器”的“守护神”,监控电排和旁边堤段的情况,一有情况就能迅速上报并抢修。老党员李克彪负责带晚上两个班,另一名党员负责带白天两个班,4个班次8个人24小时在此值守。“每个党员充当带头人,冲锋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安乡县副县长李长春告诉记者。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腹地,素有“洪水走廊”“滞水袋子”之称,8条河穿县而过,是长江分泄洪水和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经之地,一线临洪大堤420公里,占整个湖南省临洪大堤的八分之一。洪水压境后,水位节节攀升,全县的防洪形势十分严峻,所有党员干部都做好了上堤准备。
“6月29日开始,全县约80%的大堤水位达到警戒线,我们组织了4000人左右上堤,分别负责大堤巡逻、隐患点值守、督查等等。”刚从大堤上回来的安乡县县委书记宋云文告诉记者,所有县乡两级领导必须到一线、最危险的地方参与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