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信访班”的尴尬是谁造成的?
6月28日,贵州大学2012级信访本科班34位学生毕业,这是该校首届信访班,目前来看也是最后一届。学生们到手的学位证上写着法学学士、社会工作专业——早在5月,辅导员就要求他们求职填资料时,一律在专业一栏写上“社会工作”。截至毕业,在澎湃新闻随机采访的18位信访班学生中,无一人从事信访相关工作。(7月4日澎湃新闻)
信访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范畴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接访者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广博的社会知识,以及对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的广泛涉猎,更需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为人处世、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因为来上访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情绪极不稳定而且是希望迫切得到解决的心态下寻求帮助,接待这样的群体,一方面让事情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给上访者满意答复,一方面又要不违反政策,在自己的权限内给予最大的支持,这其实很能考验一个接访工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正是因为接访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和中国的国情相衔接的特殊性,所以从事这项工作到底是适合从高校设置专业进行专业培养还是从日常实际工作中遴选合适此项工作的人才,业界其实对此一直是有争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贵州大学这个“唯一信访班”的毕业生就业安置来看,应该说贵州大学在此专业的专业设置上是不成功的,这34位学生成为“小白鼠”,他们用他们四年的青春和以后的工作前途为相关行政力量推动在高校开设信访班做了一个现实的回答——此路不通。
其实类似的信访班其他高校也有开设过,比如沈阳大学曾经开设过信访班,也招收了两届学生,但是最后还是因为就业前景以及招生不足等原因于2011年停招。
信访班的尴尬其实反映了一个大学办学专业设置的基本问题,即专业设置到底是围绕学术研究开展还是围绕社会就业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争论如何,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都需要慎之又慎,因为作为高等教育的殿堂,大学专业教育和学习一定是在此专业或者方向有了充分的社会学积累和学术沉淀之后,能够有一批代表学科发展实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之后才能开专业授课。
严格来说,信访制度在中国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短,但是它作为依法治国路程中一段相对特殊的历史存在,肯定不会作为一种常态存在,必然被法治精神的全面贯彻和实践所替代,所以从时间轴来说,信访只是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短暂环节,是否有必要通过大学开设专业来专门培养此方向人才,还有商榷的必要。
就像有些高校追热点成立什么“反腐班”、“风水班”、“国学班”一样,追热点本没有错,但是对于承载学术研究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大学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应该依据大学自身的师资,突出优势专业,稳步推进,而不是追热点,焦点,到头来坑了学生的前途。
犹记得当年大学专业设置中的计算机热和工商管理以及法律热,如今这些专业的就业普遍不看好,而因为专业选择盲目导致的显性和隐性失业,作为教育部门,也难辞其咎。
纵观世界名牌高校的专业设置,多颇为保守,而对传统的坚守,也恰恰是大学人文精神的表现,在这方面,中国的一些大学,还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办学方向,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原点”。(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