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达卡恐袭折射南亚严峻反恐形势

2016-07-07 10:41:0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梁生文

  7月1日晚,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外交使馆区一西餐厅遭武装袭击,30余名人质被劫持,其中大部分是在孟的外籍人士。在警方与袭击者对峙期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此事件负责,随后又登出疑似人质遇难现场及袭击者照片。事件中20名人质遇害,主要是来自意大利、日本等的外籍人士,而“伊斯兰国”也不惮于承认其目标就是所谓“十字军国家”的公民。尽管孟加拉国政府否认“伊斯兰国”肇事,认为系本土暴恐势力作案,但不得不指出,“伊斯兰国”确与此案关联重大。不同于此前“伊斯兰国”认领的发生在孟国内针对自由作家、LGBT群体活动家等的暗杀袭击,此次劫持事件策划实施更加复杂,“伊斯兰国”反宣机器反应之迅速、准确也令人咋舌。《纽约时报》指出,“伊斯兰国”公布的5名疑似袭击者与警方事后公布被击毙暴徒的照片一致。

  孟加拉国业已成为“伊斯兰国”对外渗透的新着力点。近期,“伊斯兰国”官方杂志《达比克》(Dabiq)反复借孟加拉国炒作,透露欲将孟打造为其在南亚新“桥头堡”之图谋。《达比克》刊出了所谓“伊斯兰国”在孟头目的访谈,宣称在孟建立“圣战”基地,向西可与“呼罗珊省”(“伊斯兰国”自命以阿富汗、巴基斯坦为中心的“省”)夹击印度,向东则是进军缅甸的前哨。同时,“伊斯兰国”也借认领孟国内恐怖袭击自我炒作。据美国跟踪暴恐势力网络活动的“SITE情报集团”统计,在过去一年半中,“伊斯兰国”认领了孟国内一半以上暗杀袭击。此外,“伊斯兰国”还通过《达比克》载文介绍孟籍公民赴中东参加“圣战”经历,鼓动孟人外逃。

  事实上,南亚始终是“伊斯兰国”对外渗透的重点地区。2015年1月,“伊斯兰国”宣布建立所谓“呼罗珊省”,吸引了大批阿富汗、巴基斯坦本土暴恐势力“追随”。阿富汗东部楠格哈尔省等地已出现了打着“伊斯兰国”旗号的武装势力,并与阿富汗塔利班、阿富汗安全部队爆发了激烈冲突。同时,“伊斯兰国”还宣称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本地暴恐势力建立了联系,不少本地暴恐案件现场发现大量“伊斯兰国”反宣材料。而伴随着在中东军事失利、逐步收缩,“伊斯兰国”或还将进一步加紧对外、尤其对南亚渗透,为其蛰伏打造巢穴。

  此形势下,南亚地区反恐形势更趋复杂。一方面,本土暴恐势力依旧活跃。如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孟加拉国的“孟加拉国圣战者党”(JMB),仍是各自国内最大暴恐威胁。另一方面,国际恐怖势力“推波助澜”。“伊斯兰国”加紧意识形态渗透和组织人员勾连,刺激本土暴恐势力“再包装”与“再网络化”、趁势作乱。同时,大批在中东的南亚籍或南亚裔劳工、移民极易受到“伊斯兰国”蛊惑,暴恐势力回流及极端思想扩散的风险还将进一步显露。而且,“基地”组织在南亚经营近20年,与南亚本土暴恐势力联系深厚。2014年,随着美军从阿富汗大幅裁撤,“基地”组织得以喘息,组建了“次大陆分支”,在各本土暴恐势力、极端武装间穿梭撮合,图谋共同“抵御”“伊斯兰国”向南亚扩张。在新老国际恐怖势力“较劲”之中,恐怖主义跨境联动之势加剧。

  反观南亚各国,反恐怖斗争仍面临严峻考验。首先,反恐能力建设不足。各国在情报搜集与研判、反恐执法、涉恐嫌犯管理及司法审判、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管控极端思潮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短板。就在此前的6月,孟加拉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国反恐“严打”,逮捕了上万名涉恐嫌犯。然而,无的放矢的打击不仅打草惊蛇,而且集中大量关押还将使监狱成为传播极端思想、暴恐犯罪手段的“阵地”,此点上巴基斯坦已有前车之鉴。其次,引导宗教界张弛失度。南亚各国深受伊斯兰教影响,宗教势力在穆斯林群众中基础深厚。政府用力过猛将致宗教温和派失语、极端派得势,但过分妥协又将使宗教活动失于管控、助长极端思潮。更重要的是,南亚各国反恐合作匮乏。出于不同的政治、安全考量,南亚各国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差异较大,尤其在什么是恐怖主义、其威胁的来源、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等关键话题上“共同语言”不多。面对恐怖主义跨境联动的威胁,尤其是在“伊斯兰国”鼓噪新一轮全球性极端化浪潮时,围绕反恐合作,南亚各国仍缺乏一个协调立场、共商对策的有效平台。

  如今,恐怖主义已成“人类公敌”,反恐怖斗争也只有携手直前之路,而无退缩自保之途。(林一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