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发布报告 看好中国核能发展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国家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介绍核能的发展。
中华能源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在华盛顿的发布会上介绍报告概要
国际在线报道(驻美国记者 吕晓红):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近日在美国发布了本年度中国能源专题报告《CEFC中国能源焦点2015:核能》,报告称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中国正在准备经历一场核能革命。与此同时,中国核能技术和设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望在全球市场一展身手。
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当地时间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核能正逐步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经济需要庞大能源基础,但由于气候变化及环境挑战,社会对低碳排放乃至零排放的能源资源需求甚殷。正因为核能在上述两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在未来世界能源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对中国亦是如此,“核能可以提供可靠的、基底负荷能源,而且是高度集中、高度有效的能源,可以全天候保障中国的经济增长。其次,核能没有碳足迹,可以满足在2020年减排降半承诺所要求的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国家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介绍说,自从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发展受到了质疑和阻碍。近几年来,核电安全得到了全球普通关注,随着核电安全在科技和性能上的不断提高,各国又重新开始重视和依赖核电的发展。
去年底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气候协议》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给核电这一零排放清洁能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黄晓勇指出,目前中国的核电只占发电总量的3%,远远低于16%的世界水平,而且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要实现这样的减排目标,无疑是具有巨大的挑战的,也必须进一步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其中包括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比例的提高。”
为此,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要在“十三五计划”期间每年建设5-6个核反应堆,到2030年前,中国将建成110个核反应堆,从而将核能在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升到10%。
报告称,未来中国的核电发展重心将从沿海向内陆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的核电技术和设备也已经进入国际领先水平。黄晓勇说,中国在核电领域的水平堪与高铁行业相媲美,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一展身手。但是,由于中国的核电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基于国际通行的常识,通过核电设施需运行10年以上才被认可为安全可行的,因此,中国核电“走出去”仍有待时间的考验。
美国可负担能源公民组织总裁霍夫迈耶斯特高度赞扬了中华能源基金会发布的这份报告,称中国在核能发展方面卓尔不凡。新潮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层查尼斯也认为,中国选择发展核能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而且中国核能企业能够按时按预算建成核能发电站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中华能源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表示,希望这份英文报告能够成为核能专家、决策者以及希望了解核能及其在中国发展和应用的人士的数据宝库。
这是中华能源基金会发布的第三分有关中国能源的报告,基金会曾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发布了有关中国《天然气》和《煤炭清洁利用》两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