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如何化解“一带一路”威胁论?

2016-07-19 11:37:29|来源:求是|编辑:王瑞芳

  “一带一路”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并融通中国梦与沿线各国梦想,成就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景。可以说,自提出以后,“一带一路”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反过来说,也伴随着“中国威胁论”的全过程。

  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威胁论的体现——“一带一路”威胁论也逐步呈现出来。概言之,有如下几种代表性表现:

  (一)过剩产能威胁论:欧盟将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过剩产能联系在一起,担心中国钢铁等过剩产能像洪水一样涌向欧洲市场,造成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后果。一些中国人强调“一带一路”为解决中国过剩产能,为此制造了口实。

  (二)地缘政治冲突论:美国是海上霸主,认为海洋是通的,而陆上不通,搞互联互通情有可原。为此,美国的战略考量是鼓励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是希望中国陷入阿富汗泥潭,或进入其他地缘版块交接带和文明断裂带而不能自拔,力推 “一带一路”与2011年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对接,希望中国去稳定阿富汗,最好陷进去。二是挤压俄罗斯地缘空间,引发中俄对抗。俄罗斯的宽轨铁路延伸之处就是其传统势力范围。中国修高铁和其他欧亚基础设施,就是在解构俄罗斯影响力,必将引发中俄冲突,美国可坐收渔利。这样,海上联合日本阻挠中国走向海洋,引导中国走向欧亚大陆与俄对抗,两面夹击,阻止中国挑战美国霸权。

  (三)文明冲突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文明断裂带、版块交接处,蕴含巨大安全风险,造成“文明冲突”。

  (四)国际秩序另起炉灶论:美国战略界担心中国通过亚投行、“一带一路”等另起炉灶,挑战先行国际体系,搞新的国际秩序。

  (五)中国模式输出论:美国学者福山撰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在设法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模式的根基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公路、港口、电力、铁路以及机场。如果“一带一路”倡议达到中国策划组的预期,那么从印尼到波兰,整个欧亚大陆都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发生变化。中国模式将在国外盛行,为沿线国家增加收入并因此产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如果美国不行动起来,就有可能将欧亚大陆以及世界一些重要地方的未来拱手让给中国还有它的发展模式。

  (六)经济帝国主义论:不少亚洲国家将“一带一路”与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联系,担心中国效仿日本当年,搞经济帝国主义。

  (七)生态习俗破坏论:比如美国基金会资助中国学者研究密松水电站,认定破坏当地风水,导致该项目流产。

  (八)朝贡体系复活论:不少人简单将中国古代的天下主义狭隘理解为中国中心论,认为互联互通导致“条条大路通北京”,激活朝贡体系。

  (九)分而治之论:比如欧盟对中国-中东欧合作(16+1)的担心,中国与当地合作,破坏地区治理,对欧盟分而治之。

  (十)黄祸论:俄罗斯远东、中亚地区,地广人稀,担心中国人通过建设“一带一路”乘虚而入。哈萨克斯坦曾发生游行,反对土地私有化,担心中国人过去购买或租借土地,导致中国人蜂拥而至,赖着不走。种种“一带一路”威胁论,归根结底是质疑中国企图或怀疑中国知行合一的能力与意志,尤其是NGO煽风点火,助长了上述担心。比如,“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开工仪式时,信德联合阵线、俾路支共和党等组织此起彼伏地发动小规模反华游行示威,耸人听闻说什么巴基斯坦债务负担,受中国控制,缺乏透明度,损害其利益等。中泰高铁一波三折,就有美国支持的NGO在捣乱。保护大象的NGO说,修了高铁,影响大象生活;保护青蛙的NGO说,修路影响青蛙迁徙……

  二

  当今世界,许多人把美好期望寄托在中国,寄托在“一带一路”身上。比如,黎巴嫩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提出,21世纪是中国世纪,“一带一路”是中国世纪来临的标志,为此黎巴嫩必须抓好“一带一路”机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成功脱贫致富吸引他们,另一方面是对美西方的绝望,比如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演变为“阿拉伯之冬”。再比如,美国获知中国要在吉布提建军事后勤保障基地时,曾派大使阻挠,但吉布提总统坚定地说,“我们给西方一百多年机会了——美法长期租借吉布提作为军港,可是吉布提发展起来了没!20世纪50年代,吉布提人均GDP与新加坡相差无几(1700 vs.2300美元/人),如今新加坡是人均近6万美元,而吉布提却成为世界穷国!”。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各种势力正行动起来,利用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讹上中国,讹上“一带一路”了。一些人捕风捉影,不断拿“一带一路”项目——如中泰高铁、斯里兰卡港口建设——说说事儿,乘机要挟中国——不一定是当地反对派,很可能是背后的西方势力。尽管中国不搞零和博弈,主张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但美国选举就爱拿中国的“一带一路”说事儿,博眼球。这就需要我们,提出落实“共商共建共享”的路线图,推进进机制化建设,通过项目担保、再保险等方式,预防和化解风险。最重要的是,建设“一带一路”是要确立持久战思想,不能急功近利,而应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推行类似改革开放的试点推广、循序渐进模式。形形色色的“一带一路”威胁论反过来提醒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服务、市场原则、国际标准”,切实贯彻好、实施好“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企业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社会组织,NGO打交道,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机遇话不能讲得太满,要留有余地,充分估计各种突发、意外事件,防止少数人绑架“一带一路”项目,毁坏“一带一路”声誉,防止“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成为国内斗争、利益纠纷的牺牲品。

  三

  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在《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指出:“英国人与德国人、法国人没有共同的神话、象征和历史记忆,也没有共同的黄金时代能够用来激起这些国家民众的共鸣。”这才是英国脱欧的根源。这也提醒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之道,不只是加强相互了解,更在于创造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身份、共同的辉煌。 ——共同历史记忆:中国考古学者、艺术人士等要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他们唤醒丝绸之路历史记忆,塑造共同的回忆。中国敦煌莫高窟经验可帮助沿线国家保护、修复其历史文物。中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应帮助沿线国家阐述其历史,告别西方殖民遗产和中心论情结,塑造共同的丝路历史记忆。 ——共同身份:通过三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塑造沿线国家共同身份,从古代的丝路人到今天一带一路人,超越国家与民族隔阂,着眼于整体身份建构。 ——共同的辉煌:共商、共建、共享也是为引领共同的文明复兴和辉煌未来。只有将各自的未来铆在一起,才能同心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迎接“一带一路”时代美好明天。总之,不能把好经念歪了,这“三个共同”才是破解中国威胁论、“一带一路”威胁论之道。(王义桅)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