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需综合应对难民危机与恐袭风险
7月18日深夜,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维尔茨堡市附近,一名17岁的阿富汗籍难民在一列火车上持斧头砍伤21人,肇事者随即被警方击毙。之后,警方在凶手家中发现手绘的“伊斯兰国”旗帜,“伊斯兰国”也发表声明,称此人为其所招募。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在德国发生。今年跨年夜,德国多地发生抢劫、性侵妇女案,以科隆市中心火车站最为严重,大批女性遭到上千名“中东北非面孔”的男子骚扰,其中不乏混杂难民。事件震惊全德,一度促使默克尔重新审视并收紧德国难民政策。2月26日,一名有摩洛哥背景的少女在汉诺威车站突然持刀袭击警员,警方怀疑其被极端组织招募。
难民、“伊斯兰国”、恐袭……一再发生的袭击事件聚集了这些敏感因素,在德国社会引起广泛讨论。虽然难民和恐袭本当区别对待,并非必然相关,然而此类恶性事件的频频出现,加之来自中东、北非、阿富汗等伊斯兰国家的难民比例较大,使得德国民众自然将二者相联系,产生了同样的抵触情绪。每一次恶性伤人事件的发生都不断刺激着民众心中的恐惧感,也凸显出德国政府当前所面临的应对难民危机和恐袭风险的双重重任。
在难民问题上,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德国政府拥有更为宽容的舆论环境与良好的群众基础,德国民众对难民持相对欢迎的态度,这主要与德国的“历史包袱”有关。纳粹德国的侵略行径曾经在欧洲制造过大量难民,使德国人对难民普遍负有“人道主义亏欠感”,总想着通过各种途径一定程度弥补曾经的过错;而上世纪80年代末,大批东德人涉险前往西德避难,曾受到良好对待,因而也更能体会到难民的难处。接收战乱地区和受政治迫害的难民,对于德国来说几乎意味着“政治正确”,即使代表民粹势力的政党,也不会轻易挑战“接收政治难民”的“道德底线”。
然而,隐蔽的风险仍不时暴露出来。难民涌入数量严重超过预期,扰乱部分地区正常的生活与生产秩序,巴伐利亚一个数百人的村庄竟然涌入6倍于本地居民的难民。去年仅从“巴尔干路线”进入欧洲的难民就超过100万,而德国是主要目的地,其中鱼龙混杂,既有政治难民,也有来自巴尔干国家、打算改善生活的“经济难民”,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恐怖主义势力借机进入,大幅度提升了恐袭风险。德国情报机构证实,有恐怖分子以难民身份混入德国,伺机发动恐袭。不同文化间的激烈碰撞,治安与恐袭风险双双上升,导致德国民众的反感和警戒情绪明显上升。有鉴于此,德国政府及时收紧政策。今年2月通过的新一套难民法案就大幅提升了接收难民的标准,降低了遣返门槛,对难民的活动范围也做出了更多限制。
此类事件一再发生,进一步对德国政府提出了两方面挑战。一是如何做好移民、难民融入工作。数量庞大的穆斯林移民和难民毕竟拥有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如果长期被边缘化,无人关注,难免会接受极端思想,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定时炸弹”。德国联邦刑侦局局长明希称,“意志脆弱、生活困窘的外来人群对极端主义宣传尤为敏感。”鉴于此,尽快打破极端主义的“神话”,促使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接受德国价值观,才是防止其激进化的有效之策。对此,德国议会近期通过《融入法》,要求移民必须参加足够的语言和融入课程,降低移民和难民群体进入德国就业市场的门槛,为完成职业培训的难民在德工作提供长期居留保障。二是如何更加全面地做好全社会安防工作。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人对于人权、自由的向往可谓近乎偏执:为了维护通行便利,民众至今反对在火车站进行全面的行李安检;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及隐私,航空旅客信息至今仍未能实现欧盟内共享;即使发生此次严重暴力案件,德国绿党政治家居纳斯特仍在质疑警方“为何不将其击伤,而是直接击毙”。在恐袭频发大背景下面对现实,必须突破固有思维,才能更为有效地预防恐袭。
然而,可以预见,短时间内,德国以及涉及到难民和恐袭的每一个欧盟国家,都无法彻底规避风险。在差异性文化磨合碰撞、恐怖主义阴云弥漫、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下,欧洲各国亟待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手段,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同时,打击境内恐怖势力侵扰。(李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