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为什么会是慕尼黑?
原标题:记者手记:为什么会是慕尼黑?
中新社柏林7月23日电 (记者 彭大伟)“德国还像之前那样安全吗?”就在慕尼黑22日发生恶性袭击事件前几个小时,中新社记者在柏林向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赛贝特(SteffenSeibert)提出了这个问题。
4天前,同样是在德国巴伐利亚,一列行驶的区间列车上的阿富汗难民向无辜的游客挥起了斧子,造成5人受伤,其中两人性命垂危。
在欧洲以安宁富裕著称的德国,已经变得随时可能遭遇恐袭了吗?赛贝特当天告诉中新社记者,尽管德国安全部门正全力应对极端主义,“但没有人能够说这样的话:在全国范围内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德国内政部发言人普拉特则提醒,当局早已多次重申,德国与其他欧盟国家一样都处在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袭击焦点之中。
上述表态仅数小时后,慕尼黑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枪手当街射杀无辜民众事件。截至记者发稿时,遇难人数已上升至10人,伤者则超过20人。
恐怖的袭击发生在慕尼黑,一时间出乎众人意料。一位慕尼黑当地华人告诉记者,慕尼黑乃至整个德国此前在人们的认知中近似于全球反恐斗争的“大后方”:“人们以为其他一些种族冲突和仇恨比较突出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出了这么大的恐袭事件,对我们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也是很大的冲击。”
然而,若深究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德国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恶性袭击事件发生在此,并非毫无预兆。
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亚州是去年以来爆发的难民危机里,上百万新难民涌入德国的第一站。比例相当之高的难民未经身份甄别便从与奥地利接壤的帕绍等地入境德国。
早在去年12月,德国警察工会负责人便坦言,只有10%的新入境难民“在其掌握之中”,其余的难民则未经过有效的身份甄别。
大门洞开至斯,巴伐利亚州长泽霍夫早已为了难民上限问题多次与总理默克尔叫板。而在维尔茨堡袭击事件发生后,该州内政部长再度呼吁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边境检查措施。
即便排除外来极端主义分子作案的可能性,对于德国国内潜在的本土恐怖分子,该国近乎严苛的个人隐私保护使得在火车站、机场、小区等人群密集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大规模安装监控系统等措施举步维艰。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每天向火车站派驻约5000警力维护治安。然而,德国境内每天运行的火车数量超过20000列。警察工会负责人温特称,永远不可能保证每列火车上都配备安全人员,他呼吁在火车站加装监视摄像头。
不过,在住宅区等地方安装摄像头的想法则长期在德国政界遭致批评。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局长马森日前亦坦言,安全部门既做不到,也不被允许去监控每个人。
此间分析人士较早前指出,由于边境管控和维持难民收容点秩序等任务耗费了大量警力,实际上难民危机间接使得巴伐利亚等难民入境大州应对刑事犯罪的能力被实质性地削弱了。
目前,德国当局仍在全力搜捕嫌犯,人们在家中等待着重返平静的生活,也期盼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阴云早日散去。
“今天在慕尼黑发生的事情对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决心全力以赴,绝不让恐怖行为和灭绝人性的暴力在德国再有可乘之机。”德国总理府部长阿尔特迈尔22日深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