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在香港《信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经济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郭胜昔):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宋哲27日在香港《信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经济,文章题目是《当前经济形势更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文如下: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工作的主线。从理论上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家经济呈现“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逻辑必然,是破解制约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效果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能否走出“三期叠加”阶段,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但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短期内,由于无效和低端供给减少,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跟不上,必然会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主要数据,中央政治局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从上半年国内外情况看,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机非常适宜,必须加快推进,争取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明显的突破。
一、“稳中趋缓”的宏观环境对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体现一个“稳”字,不仅经济运行平稳,社会大局也保持稳定。反映在增长速度上,L型的趋势特征更为明显。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与一季度相同,短期看走势平稳,继续处在合理区间,但长期看,仍处在缓慢下行过程中,从2010年的10.6%回落到近年来的7%以内。
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有利于倒逼改革,调整结构。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矛盾逐渐积累的结果。早在1995年编制“九五”计划建议时,就曾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十七大报告又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这期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给地方、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利益,并且形成一种惯性,只要经济高增长,改革的意愿和动力就会下降,改革的必要性“似乎”就显得不足。相比之下,经济增速下降时,就需要通过改革找出路。只有“行至水穷处”,才有“坐看云起时”的可能。从历史上看,国家每次重大改革都是受形势所迫、倒逼出来的。可以说,没有“文革”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就没有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没有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就没有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成果。
当前,国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也有忧、有难、有险,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工业品价格连续52个月下降,严重制约企业效益回升,但这又主要是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向“僵尸企业”大量输血的结果。“僵尸企业”不除,过剩产能得不到有效处置,企业效益也难以根本好转。再如,上半年民间投资仅增长2.8%,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没意愿投、没机会投、没资金投、没能力投、没空间投,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靠改革。还有,当前金融领域的风险突出表现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防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将企业杠杆率稳定在适当水平。当前,这些压力和挑战正在成为深化改革的动力,倒逼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走势分化”继续显现使推进供给侧改革更加迫切
上半年,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不同地区、行业、企业间走势分化的现象继续显现,“二八定律”现象更为明显。从地区看,一些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对能源资源依赖度较高、市场活力未能有效发挥的地区,经济形势较为困难。上半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2%,个别省份下滑幅度更大。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结构调整早的地区,新动力的成长趋势正在加快,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好,部分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仍步履维艰。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长10.2%,比全部工业增速快4.3个百分点,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仅增长1.6%。上述现象的出现,既是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体现,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结果。
但也应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刚刚起步,任务还远未完成,还有很多重点、难点问题亟待突破。比如,五大任务进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地普遍愿意做“加法”,不愿做“减法”,在补短板、降成本方面做得比较多,在去产能方面进展迟缓、有所反复。再如,一些地区对去产能还没有找到市场化的有效办法,仍采取向各地下指标的方式进行。有的地区去的是产量而不是产能,一旦市场价格回升,去掉的部分又死灰复燃。
经济“走势分化”让我们既看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也看到了这项工作还任重道远,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还需要加大力度,迎头赶上,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国际经济乱局凸显出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金融危机从发生到现在已经8年多了,但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不断深化。当前世界经济突出表现为“三低”和“三高”,即低增长、低贸易、低物价、高失业、高债务和高风险。马丁·沃尔夫称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正处于 “令人失望的时代”。经济学家鲁比尼也认为,世界经济看不到光明的前景。
今年以来,美国大选中的“特朗普”现象、国际暴恐事件频繁发生、英国公投脱欧,以及土耳其政治局势动荡等等,都是经济长期不景气和收入分配失衡背景下,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思想进一步抬头的反映,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冲击。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国际经济领域的风险。
对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和近期的种种乱象,经济学家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比如,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认为世界经济正面临着“长期性经济停滞”的威胁,主张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办法加大公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认为全球经济正经历着“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这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去杠杆过程,他开出的药方是从缓解负债者困境出发,为生产性投资创造条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凯文·沃什等经济学家则认为,应该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率和增长潜力。随着大水漫灌式货币政策逐渐走向穷途末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看到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近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年度报告认为,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加速推进再平衡进程,提振生产率,确保合理地进行资源再分配。
世界经济低迷和乱象纷呈,要求我们进一步坚定把经济增长动力放在扩大内需上,更加集中精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认识较早,而且具有在认清形势后,统一行动的制度优势,更有条件在这一轮全球结构性改革中走在前面,继续引领下一轮世界经济增长。
四、适度扩大总需求为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打持久战和攻坚战,而宏观经济形势往往处于短期波动中。在这种情况下,要减少短期波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就要依靠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明确提出今年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上半年形势分析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起到架桥铺路的作用。
有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保驾护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有条件取得预期成效。从积极的财政政策看,今年赤字率为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增加约5600亿元。扩大的赤字,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上半年,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有效弥补了民间投资不足,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从稳健的货币政策看,主要是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引导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保持充裕合理的流动性,着力疏通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畅的突出问题,既满足发展需要,又不随意放水。上半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8%,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去年同期多增9618亿元,总体适应了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长期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空间,能够承担起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宏观环境的任务。
总之,当前经济运行符合预期,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政府将化压力为动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