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

2016-07-29 09:51:34|来源:人民日报|编辑:王瑞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对于党员干部提高改革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理解统筹的内涵,切实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深刻理解统筹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国外媒体专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肩负着历史重任的领导者,要怎样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寥寥数语,既表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也阐明了统筹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有些话听起来朴实无华,但细细品味却举重若轻,其中既有对我国长期以来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提炼,也有在此基础上的战略抉择。

  统筹意味着一种顶层设计和责任担当。治国理政必然要面对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矛盾和事务,要想保持整体的有序和有效,必须用好统筹这一战略思想。这里的统筹,是指在方向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放在世界大背景下来运筹谋划,以推动事业发展、顺利实现目标。可以说,统筹已成为现代国家发展必须坚持的方略,也是治国理政中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统筹意味着要有“统率”和“运筹”的能力。一方面,统筹有其特定的层面和范围。一般来说,统筹是一种总体性的顶层设计,需要集中统一行使权力。另一方面,统筹意味着责任担当。任何权力最终都要与责任相结合。在看到统筹作为权力行使的同时,更要看到其蕴含的责任担当。对我国发展来说,之所以要做到统筹,是因为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及其所形成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必须做好统筹。

  统筹是一种立足全局的执政智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总是跟全局观紧密相关,没有全局观就不可能有统筹。就像下棋,在行棋中是否有全局观,是显示棋手实力、决定棋局成败的关键。高超的棋艺及其魅力,就产生和展示在立足全局的统筹上。当然,治国理政中的统筹远比下棋要复杂得多,但就其统筹艺术的精妙境界而言,二者有相似之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体现的是立足全局的执政智慧;“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体现的也是立足全局的执政智慧。

  统筹是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大势的整体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还不高,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登高望远”要求我们不仅站在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度去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要站在全球高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发展变迁。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因为中国发展的影响早已不限于国内,而是与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脚踏实地”要求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既要有胸怀天下的大视野,形成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顶层设计,更要用精准的政策、策略、行动一步一步去贯彻落实顶层设计。

  统筹旨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在治国理政中强调统筹,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统筹不仅要为了人民,还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底气和力量。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有真正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出手有力,“统”得高明、“筹”得有效。

  贯彻落实统筹的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有利于党员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准确评估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问题和前景,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推进改革。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统筹的实质和目标,看清统筹的分量和意义,进而打开工作的眼界,在错综复杂、剧烈变动的现实面前分清是非得失、辨明前进方向。党员干部把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大局观念和辩证思维是基础。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需要党员干部自觉强化大局观念和辩证思维。比如,一说到统筹,有人就习惯性地以为是高度集中权力,决策全凭“自上而下”、政策全是“一刀切”等。这表明,缺乏辩证思维,就无法正确理解统筹,更不可能将其贯彻落实好。其实,将目光投向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在日益多元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和领域过度的分散导致许多思想和行动的错位、冲突、混乱乃至迷失。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统筹。同时,还要认识到,统得好是为了放得开,所以统筹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从全局层面把握方向和步骤,协调整体运行。

  把情况搞清楚是前提。做好统筹,首先需要搞清楚情况。这个情况不仅是国内的情况,还包括国际上与我国相关的情况;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某一方面的情况,还包括总体情况;不仅是中心、主流和“正能量”方面的情况,也包括外围、支流和“负能量”方面的情况;不仅是静态的情况,更是与时俱进的情况;等等。实际上,把情况搞清楚是个没有止境的进程,是对实践的长期把握。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练好把情况搞清楚的真功夫。没有这个真功夫,不可能真正统筹好。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是方法。这是针对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统筹的方法论要点。这一方法也是一种能力和境界,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胆识和智慧。努力掌握运用这样的统筹方法,既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最好锻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如何做好统筹作出了生动示范。比如,深得人心的全面从严治党,就是“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生动体现。党员干部应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掌握这种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

  狠抓落实是关键。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既注重顶层设计,又注重实际运行,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有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狠劲。总之,“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对统筹过程中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的战略思想,必须狠抓落实,否则再好的统筹设计都不可能实现。(李德顺)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