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精准助学要从“不失学”到“上好学”
据央广网报道,教育部近日表示,将重点落实精准资助,在资助对象认定、资助标准、资金发放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据悉,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自2007年秋季建立,今年已连续第十年执行。
已运行近10年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照亮了很多家庭困难学子的漫漫求学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据2014年教育部统计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每年约有3700多万人次获得资助。以2013年全国2600多万普通高校在校生为例,其中三分之一获助学金,700多万人获包括国家助学金在内的各级各类助学金;另有近三分之一获奖学金,十分之一获国家助学贷款。这些数字说明,国家助学体系绝不是一种点缀性的存在,而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起到了相当明显的效用。
在初步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应该怎样进行?应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困难”指向的具体条件已有所改变,而学生求学的预期和面临的问题也与过往有所不同。在宏观层面保障了学生入学的权利之后,更应以“精准资助”的理念,一方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不仅包括生存及生活上的需求,还包括精神层面、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以求拉近家庭困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学习发展方面的“起跑线”。
首先,要进一步细化政策和程序,因人施策、分档实施。尽管目前我国对高校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很大,但针对性还有所欠缺,比如同是家庭困难的学生,不仅困难程度可能有很大差距,造成困难的原因也可能千差万别,用同一种帮扶措施“大水漫灌”不如“精准滴灌”。既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又要有所区分,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获得最充分的倾斜。举例而言,去年我国调整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就根据还贷期内继续攻读学位、在校期间患病休学、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等情况出台了不同程度的宽松措施,资助变得更加灵活了。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对困难学生给予资助,不仅要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还要赋予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比如长安大学等几所高校就提出,对于一些困难家庭学生,将大力支持其进行创新创业,还将提供短暂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并给予适当赞助;而北京大学今年给经济特别困难的本科新生发放“爱心礼包”,包括了电脑、手机、健身卡、购书卡,乃至电影兑换券……在这些稍显“奢侈”的方面向困难学生倾斜,不仅事关困难学生尊严,更事关教育发展的机会公平。
其次,要进一步做好服务,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精准资助各项措施的具体信息,就需要教育部门和高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近日,教育部开通了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专门为困难学生和家庭解答关于资助体系的相关问题。此外,一些学校也通过其他方式,点对点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北京大学今年就面向全体2016级新生发送17000余条资助政策宣传短信,并组织多名电话联络员逐一向新生拨打了逾3000个电话,介绍北大学生资助政策并初步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求。此外,还有很多高校将精准资助与新技术相结合:北京大学开发了资助APP、陕西师范大学借助大数据工具,让不同情况的学生精准对应可以申请的项目,大大提升了学生申请资助的便利度。
社会发展到今天,助学也要实施精准资助,“因人施策”。对接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将精准资助落到实处,在达成了“不失学”的第一步之后,更要实现“上好学”的更高目标。(张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