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市—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在京举行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尉逸超):8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下称“电子一所”)组织召开的“新理念,新模式——2016北京市—中东欧“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在北京欧美同学会报告厅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欧美同学会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领导应邀出席。
据了解,本次对接会是为推进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上述企业与相关国家政府、企业、园区、社会组织等在产业、政策、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而举办的。
工信部国际司欧洲非洲处处长黄颖出席活动并致辞。摄影 国际在线记者 尉逸超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欧洲非洲处处长黄颖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面对新形势,各国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各自发展的优势和条件,而中国经历多年发展,在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双方产业互补性强、利益契合点多、合作潜力广阔。开展产能合作和对接,既符合各自国家的发展特点与需求,也符合彼此之间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王佐在讲话中介绍到,截至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总额达562亿美元,中国对中东欧地区累计投资额达50亿美元,涉及机械、化工、通信、物流、能源、金融等诸多领域,双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王佐表示,北京市目前正在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积极推进“北京行动纲要”,推动北京本地制造业向高精尖产业转型,打造开放、共享、协作的跨区域创新协作网络。希望中外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产能合作对接会这样的平台,增强交流与互信,不断拓展北京市与中东欧国家间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实现多方共赢与共同发展。
欧美同学会中东欧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在元出席对接会并致辞。他首先欢迎此次活动在欧美同学会举办,并对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张学军的出席表示感谢。他说道,中东欧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与我国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能。依托“16+1”合作框架,中国—中东欧国家间的合作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示范和亮点。
当天的对接会上,工信部电子一所还举行了《“中国-X”产业合作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6)》(下称《报告》)的发布仪式。电子一所副所长李新社在发布仪式上表示,本次发布的《报告》聚焦工业、通信业与信息化领域,是该所首次推出的中外产业合作年度报告。该《报告》的撰写和发布对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各产业开展对外合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机会,对产业合作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与讨论,让《报告》的成果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让国际产业合作更加切实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尔巴尼亚、波兰、斯洛伐克、拉脱维亚、马其顿等十余国驻华使馆官员出席了当天的合作对接会,并向到场嘉宾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简要概况、优势产业、投资优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资项目。来自航空航天、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电子信息等十个行业的100余位中方企业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北京市经信委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王佐发表讲话。摄影 国际在线记者 尉逸超
工信部电子一所副所长李新社发布《“中国-X”产业合作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6)》。摄影 国际在线记者 尉逸超
中东欧多国驻华使馆官员、中方企业代表出席合作对接会。摄影 国际在线记者 尉逸超
外国驻华使馆官员介绍该国优势产业和投资优惠政策。摄影 国际在线记者 尉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