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2016-08-19 18:07:5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杜军帅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魏宇晨):本周,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突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多国专家智库学者认为,协同联动对当前网络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8月16日凌晨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让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是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不可分割。量子与经典物理学最显著的区别是“量子叠加”:微观粒子可以处于所有可能状态的叠加态上,这也导致了未知的量子态势无法被精确的克隆。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指出,在保密通信领域,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和不可克隆,可以从原理上产生无条件安全的秘钥,从而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它可能只会用于金融、国防、政务比较大的客户,真正要实现实用化量子通信还需要将来有一个星座,就是多颗卫星组成的。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突破星座的技术,十年就像‘北斗’一样,天上有很多颗量子通信卫星,在信息安全方面带来比较大的推动。”

  对于普通的卫星而言,只要顺利升空就意味着至少成功了一半。但对于量子卫星来说,发射升空却仅仅只是开始,卫星在太空中与地面光学站的“互动”,才是此次量子卫星实验的重头戏。据介绍,根据规划,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专项除研制及发射1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外,还要建设河北兴隆、云南丽江等4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1个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为核心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系统。 

  就在中国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的同一天,为期两天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16日上午,以“协同联动,共建安全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当天,3万余名安全行业人士围绕世界网络安全形势、网络空间战略、产业方向、行业趋势、技术未来、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研讨。

  有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注册网站达到454万多个,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4.48亿户。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等持续快速推进,网络空间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网络攻击、网络欺诈等经常发生。本届论坛上,针对日益凸显的网络风险问题,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提出,要完善合作机制,齐聚合力,提升中国网络安全的整体能力。“一是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技术交流合作机制,突破需求、研发、应用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瓶颈,共同提升应对新威胁的产品技术能力。二是构建多方参与、规范有序的网络威胁、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共享的实效,规范共享的运行机制,最大化的发挥共享机制的作用。三是完善稳定、顺畅,并不断自增长的网络安全应急协作机制。依托众多企业、专业机构的作用,整合信息共享,威胁通报,事件处置各个环节,构建一个统一指挥,多方参与的国家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四是强化灵活、平等的网络安全行业自律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履行责任,构建一个守法经营、诚实守信、规范有序,保护用户权益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互联网发展环境。”

  美国航天局的小行星捕捉任务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近日,该机构批准“捕星”机器人任务部分进入设计研发阶段,并希望其航天业界的合作伙伴帮助提供“捕星”无人飞船实验仪器载荷。

  “捕星”任务正式名称为“小行星重定向任务”,共分为机器人任务和宇航员任务两个部分。在机器人任务部分,美国航天局将于2021年12月发射无人飞船,从一颗小行星表面采集一块巨石,然后将其挪至月球附近。在宇航员任务部分,美国宇航员将于2026年乘坐“猎户座”飞船,前往探索这块巨石。

  据悉,捕星”任务从2013年开始实施。美国航天局认为,这一计划对美国实现本世纪30年代载人登火星的目标至关重要。

  德国《明镜周刊》最近公布了一项有可能是目前为止最令人激动的发现:天文学家宣布他们最近发现了一个环绕比邻星运动的类地行星,离我们只有4.25光年。

  这颗目前仍然没有被命名的行星被认为是一颗环绕比邻星运转的类地行星,它与比邻星的距离可以允许液态水在其表面存在,这是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此之前从未有科学家在离我们如此近的地方发现“第二地球”。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