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羊”为何成了贪婪村干部的“小肥羊”
山西蒲县“卖羊风波”未平,江苏泗阳村干部私分“扶贫羊”丑闻再被揭底——贫困户举报称,两年前政府发放的扶贫羊,他们“从没见过一根羊毛”。更可鄙的是,村干部当着检察官的面辩称,当初私分“是怕羊冻死”。
卢集镇潘集村的这批“扶贫羊”,来自江苏省财政下拨的“脱贫奔小康奖补资金”,泗阳县用这笔钱为当地困难群众免费提供良种山羊,潘集村共有173户困难群众符合帮扶条件,镇政府为他们统一购买了346只山羊。不料村主任与其他村干部竟将其中的134只私分了,“扶贫羊”成了村干部的“小肥羊”。
村干部把政府的“精准扶贫”,精准地扶进了自己的羊圈,还美其名曰“为挽回政府损失”,可见村干部多会算计,可见资金管理的漏洞有多大。
在“扶贫羊”身上打主意的,不止江苏泗阳这一例。去年3月,河南汝州扶贫惠民项目的700多只“扶贫羊”,到了村里只剩下300多只,其中100多只也是落到了村干部手里,而村民每领取一只羊得交300元。
发不完的扶贫羊,未必是贫困的洞底有多深,而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私欲填不满。很多贫困群众“没见到一根羊毛”,是因为村干部已将整只羊据为己有了。这真令人担心,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的节奏会不会被这些贪婪的村官打乱。
私吞“扶贫羊”,其实是对困难群众的暗中打劫。穷人碗里抢饭吃,不仅伤害政府的公信力,也伤害了法治与民众感情,理应按照党纪国法从重处罚。同时,透过“扶贫羊”被基层干部一次次薅尽羊毛,地方政府应看到整个“精准扶贫”工作在监管上的粗放与漏洞,看到自身的失职。
精准扶贫,不只是精准到几户贫困群众、投多少钱、发多少羊,更需要精准到每只羊是不是到了困难群众手上,精准到这些羊长成什么样、卖了多少钱、为贫困群众迈向小康缩短了多少距离。
事实上,“扶贫羊”的发放,确实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难题。除了有个别基层干部从中揩油,还有一些困难群众的不配合。去年初媒体报道,某地搞扶贫,给一个贫困村发放了120头“扶贫羊”,结果被村民吃掉一半多。
不能全怪这些贫困农民。他们中,有些连养殖的知识都不具备,有的长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有人力来伺候这些羊。一些农民最后把“扶贫羊”一刀宰了,很大原因是扶贫工作在发羊形式上的“一刀切”。这不是精准扶贫,而是精准应付。可见,政府有多少羊,都不可能把贫全部扶了,而只是在资金的账目上做到了“抚平”。
“扶贫羊”要填平发不胜发的无底洞,首先要堵住精准扶贫中一个接一个的监管漏洞、人为窟窿。否则,“扶贫羊”随时都可能成为贪婪村官的“小肥羊”和“喜羊羊”。(刘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