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走进叶坪乡华屋 “红军村”如今变了样
如今的叶坪乡华屋立起了一栋栋小楼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仵楠 摄
“房子面积200余平方米,楼上楼下共7个房间,家里6个人住,很宽敞。”83岁的村民华从祈说起两年前新入住的二层小楼,感到舒适和满足。
8月22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叶坪乡华屋实地探访,这里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因整个村庄姓华,故称华屋。如今有462人在这里居住,他们都是烈士的后代。华屋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苏区时期,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曾经,当地人住在这样的土坯房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仵楠 摄
据记者了解,2012年以前,由于战争创伤、资源匮乏、土地贫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华屋村群众非常贫困,远近甚至有“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
那时候,村民们居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户人家还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村里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左右,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整个村庄没有一部小车、一台空调、一个燃气灶,没有一户有家庭卫生间。
当地村民都是烈士的后代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仵楠 摄
村民华水林也是红军烈士后代,他爷爷是在长征途中牺牲的。他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以前总是提心吊胆,赶上刮风下雨,房屋就会漏雨,要不断修补,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记者看到,他家屋子狭窄,陈列简单,全家有20多口人,因为地方太小,逢年过节也没办法聚齐。
2014年,华水林搬到了这栋小洋房,房子造价13.3万元,政府各项补助就有5万多,他只花了8万左右。他说,之前靠打工为生,一个月最多赚2000多元,现在在家门口的大棚里种植辣椒、黄瓜等时令蔬菜,收入高多了。
村民华水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仵楠 摄
这些变化缘于一份文件。2012年6月2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华屋建成了66套具有浓厚客家风情的住宅,每户占地面积90平米左右,两层半的小楼建筑面积共225平米左右。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原有土坯房进行了修缮,村民告别了破旧土坯房,搬进宽敞气派的二层小洋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仵楠 摄
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华屋村小组按照“五统一分”的原则推进土坯房改造,即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外墙装修,上级部门帮扶了全组的水、电、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就这样,华屋村村民都分到了崭新漂亮的二层小洋房。
村里新建了医疗卫生服务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大家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有村民特意在村口广场上写下“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感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里喜洋洋”的句子,教育后人要热爱党、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