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遵义:娄山关村攻下脱贫“娄山关”

2016-09-09 16:39:45|来源:新华网|编辑:韩基韬

  【网络媒体走转改】遵义:娄山关村攻下脱贫“娄山关” 

  娄山关村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新华网 陈俊松 摄

  新华网遵义9月9日电(陈俊松)娄山关据天险,素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81年前,红军在此击溃敌军四个军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5年2月28日 ,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即出于此。

  【网络媒体走转改】遵义:娄山关村攻下脱贫“娄山关”

  在娄山关,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石刻。新华网 陈俊松 摄

  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就在娄山关脚下。一条干净的柏油路从村中穿过,两旁多是“白墙黑瓦”的三层黔北民居,一些年纪稍长的村民三三两两坐在门前的藤椅上聊天。青山、白雾、民居,构成一幅写意的新农村画卷。

  10年前,娄山关村还戴着“国家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的帽子,而到201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已达1.4万元。从一贫如洗到小康示范村,娄山关村的脱贫之路步履铿锵。

  【网络媒体走转改】遵义:娄山关村攻下脱贫“娄山关”

  74岁的李寿伦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网 陈俊松 摄

  记者在采访时,74岁的李寿伦大爷指着自己的藤椅说:“自己家编的,用了20几年了,内行人才知道好!”

  让大爷自豪的藤编是娄山关村“金字招牌”之一,已有上百年历史,农闲的时候,大多数村民都从事藤编生产。2004年,村民组建群众合作经济组织娄山关藤编协会,现有藤编农户64家,会员64名。

  据了解,协会联系原材料和客户,获得订单后,把订单分包给会员和家庭作坊。若藤编技术高、速度快,每个村民一天就可以挣120元,这在当地并不算是低收入。

  马毅是一名心灵手巧的藤编艺人,也是贵州省100名乡土创业的能工巧匠。在他手里,垃圾桶能长成“呆萌”的猫头鹰,竹篮也可是天鹅的“身形”。

  “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很不错,旅游也发展起来,但没有相关的产业。所以我想把在外面学到的藤编手艺带回来。”马毅在广东的家具厂打工多年,累计丰富的技术和经验。2009年,他辞去职位,返乡创立了毅丰藤艺制品有限公司。

  2015年,马毅的公司销售超过400万元,带动了多位附近村民的就近就业。

  除编藤外,娄山关还有其他“支柱产业”。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重庆主城区到娄山关村只有2小时车程。一到夏天,重庆化身“火炉”,娄山关村仍舒爽,避暑资源的“供需”形成对接,大量重庆人夏季到娄山关村避暑。

  “仅我们村,今年夏天接待的避暑人次就达一万。”娄山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陈正伟说,许多重庆人并非来短暂旅游,而是一住就一两个月。

  事实上,娄山关村的乡村旅馆名声颇盛。早在2009年,村里就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发展旅游产业。陈正伟说,每年夏天避暑高峰期,许多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会专门返乡,帮忙照顾客人。

  因游客络绎不绝,夏季客房供不应求,娄山关村的乡村旅馆也多了起来。陈正伟随手指着对面的一栋民居说,他家有10间标间,能住20人,“每人每个月包食宿收费1500元,算算看,他挣得可不少!”

  为了让接待游客更有质量,娄山关村几年前就开始不断进行民居“标准化”改造。记者走访的藤编聚集的那条街,就是今年改造完工的,其中政府出资60%。

  传统藤编新法子卖、“重庆后花园”越来越漂亮,加上红色资源的吸引力,10余年,娄山关村攻下了脱贫“娄山关”。接下来,还需迈步从头越,寻找优势资源,在新时期攻打更险、更高“雄关”。

  相关阅读:

  【网络媒体走转改】脱贫“长征”路上的“贵州样本”

  80余年前,红军长征从湖南进入贵州。红军的脚印遍布了贵州68个县区,中国革命在遵义迎来生死攸关的转折,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突破围追堵截……  >>

  【网络媒体走转改】黎平,民俗文化旅游“因寨制宜”

  说起黎平,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这里曾召开著名的“黎平会议”,红军采用了毛泽东的军事主张,转兵黔北,开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

  【网络媒体走转改】遵义:娄山关村攻下脱贫“娄山关”点击查看专题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