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全:“大将风范”助力一带一路 “工匠精神”点缀大美敦煌
甘肃敦煌,一个孕育着千年历史文化和辉煌艺术发展的地方。2016年9月,敦煌正在迎接一场文化盛典。一周后,这里将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敦煌犹如这条文化长廊上一颗璀璨的宝石,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汇流之地”。如今,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敦煌文化是支撑,是纽带和桥梁,为中西方文化搭建起交流融合的平台。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本人供图
敦煌南郊的鸡鸣山下,崭新的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屹立于此,它不仅是此次文化盛会的重要载体,更是大美敦煌的展示窗口。三座场馆汉唐风韵浓郁、恢弘大气,与黄沙漫舞遥相呼应,仿佛述说着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彰显着如今“一带一路”战略的蓬勃兴起。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会展中心幕墙的整体设计、8万平方米的幕墙安装、3.5万平方米的石材铺贴工作仅仅用了八个月。作为会展中心幕墙工程的负责人,中国建筑装饰集团三局装饰公司项目经理卢海全用精益求精的执着和运筹帷幄的担当,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和品质,创造了“敦煌奇迹”和“敦煌速度”。
敢于担当,突破不可能
“咱们公司承接了一个敦煌的项目,工程很紧急,你赶快收拾一下出发!”2015年11月的一个周末,突如其来的任务让卢海全还来不及反应,连夜收拾好行李,清晨便踏上了去往敦煌的行程。
八个月工期完成会展中心的幕墙工程,这是什么概念?“以建筑群中的敦煌大剧院为例,同样在甘肃,兰州大剧院的工期是两年。”从那一刻起,卢海全脑海里想的并不是工期紧迫、工程庞大的难题,而是如何突破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三局装饰公司项目经理卢海全。本人供图
今年,卢海全刚满29岁。这个来自广西农村的壮族小伙儿,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8年毕业后,卢海全踏入建筑行业,从一名基层施工员成长为项目经理,八年的行业经历使卢海全称得上是“年轻的老将”。
工作以来,他已在武汉站、沈阳龙之梦、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郑州华润万象城等多个重大项目摸爬滚打。在他的身上,有着年轻人敢于挑战、无所畏惧的闯劲儿,也有着沉熟稳重、勇于担当的韧劲儿。
事实上,敦煌会展中心是卢海全接手的第一个EPC项目。也就是说,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以前按照要求去做就行了,现在全部要自己自主设计和施工,压力可想而知。”
比起从零开始,卢海全最先面对的棘手问题便是拯救一个“烂尾工程”。“此前,原址在建的其他工程停工了两三年,我们必须将原有的结构方案进行大范围调整,甚至是拆卸,以满足现在会展中心所有使用功能的需要。”取消玻璃幕墙、调整窗花形式、改变玻璃颜色、去除悬挂牌匾……卢海全带领团队在原有方案基础上进行细致的修改。
为了能充分展现敦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的汉唐风韵,卢海全带领项目设计组走访了敦煌研究院和西安多个历史古迹,并到国内多所高校的建筑系拜访取经。
经过反复的推敲,卢海全团队汲取了古典建筑的经典元素及比例,摒弃了古典建筑某些繁琐的结构构件,使整个会展中心营造出大气、简洁的美感,体现出汉唐时期包容、方正、大气的格调。而这样的设计效果,经历了数千次的精雕细琢。
“脚步不能乱,质量不能降。”这是卢海全对敦煌项目部员工说过最多的一句话。虽然工程工期紧,体量大,但是卢海全却从未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工作信条:“质量就是底线。”
卢海全(左二)带领团队检查施工情况。本人供图
精益求精,确保零失误
“连廊位置的小台阶石材为什么没有铺贴,是方案未定,未下单?还是下单了材料没到,加工了没有?什么时候加工完毕,问题根源出在哪儿?”当项目材料经理王全宏面对卢海全一个接一个的发问,心里直纳闷:“那么小的位置,一般人都注意不到,他怎么就看得出来呢?”
在卢海全看来,对项目细节的把控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幕墙施工中,石材的平整度是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会展中心1、2、3号楼的台阶基座是营造汉唐风韵的重要元素,但它的平整度在阳光照射下很难测量。为此,卢海全晚上亲自带队,打着手电筒一个一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班组整改。
2号楼南立面的石材幕墙只有在早上九点太阳直射时,才能检测出石材的平整度,一旦错过时机,阳光就会偏离。卢海全盯着时间,准点带领大家前去检查,确保幕墙施工不差一分一毫。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卢海全会从优秀的幕墙项目吸取经验,并以好的项目为模板,通过图片等形式对各班组长进行交底。此外,卢海全要求每道施工工序都实行样板先行,每个部位都做出标准样板后,再要求其他班组参照执行。
在敦煌,项目团队要克服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时常袭来的沙尘暴等恶劣环境。精益求精,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层施工时正值敦煌冬季,卢经理依然坚持带领大家去现场检查图纸交底和样板先行的效果,这些一般都是由生产经理做的事他都会亲自抓,就是为了确保质量。”项目生产经理苏莼感慨道。
雪中作业。本人供图
除了亲自抓质量,卢海全琢磨出一套质量管理方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项目部从进场至今,顶住压力多次提前完成各项节点。一个月内完成幕墙测量放线;提前8天完成整个项目基材的下单工作;提前5天完成玻璃幕墙所有材料的下单工作;提前15天完成玻璃封闭节点;提前完成拆除外墙脚手架和玻璃幕墙封闭节点……卢海全带领团队在确保项目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严格保证工程质量,被甘肃省省委书记、省长赞誉为创造了“敦煌奇迹”和“敦煌速度”。
以身作则,全员一条心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被称为“甘肃省头号工程”,卢海全深知责任重大。然而,要在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幕墙设计、8万平方米的幕墙安装和3.5万平方米的石材铺贴,谈何容易!零下二十度,如此低温并不具备施工条件,而地处西北部的敦煌位置偏远,物资匮乏,运输不便,无疑是雪上加霜。
材料供应是确保施工进度的重要一环,卢海全首先主攻材料供应难关,要求材料定标全部从三局装饰公司优秀供应商中选择,做到资源可控,配合默契,供应及时,进场有序。
“战略合作供应商会把我们的工期放在第一位,加班加点安排生产。”卢海全介绍说。此外,项目部还安排专人,时刻了解材料最新动态,广泛收集材料样品,积极推动材料认样,确保具备招标条件的材料第一时间进行招标。设计团队连夜赶工,编制项目施工图纸,推动项目的认样和选材,及时安排材料下单,这些都为推动工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幕墙工程开工时临近春节,21名管理人员均从各地紧急调配,如何让一个全新的团队心往一处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卢海全的回答简单而有力。
卢海全与项目团队。本人供图
在苏莼的印象里,只要卢海全管项目,大家都心甘情愿地按照他的要求做事。“敦煌这么偏远,气候和居住环境恶劣,但是只要卢经理一个电话,项目部的每个人二话不说就过来了。”
早上7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这是项目部每个人的工作时间表。由于敦煌项目体量大、工期紧,项目部员工每天都是“白+黑”轮轴转,卢海全始终与大家共同奋战,甚至来得比大家更早,走得比大家更晚。
为了确保项目施工,他无暇顾及怀孕的妻子,甚至老丈人病危去世都无法及时赶回家照料。正是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激励着项目部全体成员凝聚成一股合力。
八个月前,项目部21名员工从全国各地奔赴敦煌,同心所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看似不能的任务,卢海全用迎难而上、精益求精诠释了一个“饰界工匠”的担当。
卢海全说,即使项目结束,自己的记忆也仍定格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伴着漫天大雪全力以赴的场景。在他看来,是大家共同的付出,成就了如今的“敦煌奇迹”。(中国青年网记者朱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