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长征路这么难,也可以这么美!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四川站启动
9月10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四川省网信办承办,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局等单位协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四川站)在成都正式启动。
5天时间里,近60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深入长征沿线和革命老区,聚焦巴蜀大地,探访长征遗迹,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倾听发生在这里的脱贫奔康故事。
在这一路上,来自中国日报网的外籍专家Greg Michael Fountan是唯一的外籍采访团成员,他是一名英国人,在参加此次采访活动之前,他只了解过一点点关于红军长征的史料文献,而当自己真正踏上长征路,亲眼看到红军一路爬雪山、过草地的路程的凶险,才真正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
Greg感受红军文化
夹金山上飘起了小雪
Greg:“这一路上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夹金山。在采访团乘车通过夹金山时,山顶正好飘起了雪,从山顶一眼望去,地势陡峭险恶,当年红军战士徒步攀爬,少不了坚定信念的支撑,对于红军的毅力,难以想象!一路走来,我对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印象深刻。希望如果有机会,我能带上妻子和孩子再走一次长征路。”
而正是凭着这股不惧远征、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沿线革命老区正在脱贫奔康的路上奏响凯歌,歌里唱了些什么?还是跟微观君一道,沿着这条路去听一听吧……
第一天
时间:9月10日下午
地点:雅安
石棉县安顺场
安顺场
安顺场位于雅安石棉县城西北方,距石棉县城约10公里,处于川藏南线的交通要道。多年前,安顺场只有一条老街,破旧不堪,村民们的主要生活经济来源,靠在大渡河谷种水稻和半山上种玉米,发展方式粗放而落后,人均收入极少。
近年来安顺场实现了巨大的转变。2005年,安顺场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战役的革命纪念地,被评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 30条精品线路之一,2013年9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安顺乡乡长史呷(左二)正在向采访团介绍当地情况
安顺乡乡长史呷:
我们借力红色文化资源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再通过农旅融合模式,让当地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农民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今年第二季度,全乡人均存款已经超过1万元,全乡总存款数近1亿元,这还只是乡亲们在乡上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情况。
采访团成员听安顺乡乡长史呷讲述红军强渡大渡河历史
第二站
时间:9月11日
雅安芦山县和宝兴县
芦山县龙门乡
龙门乡白伙新村聚居点新貌
芦山县龙门乡是红军长征途中,红三十军战斗过的地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的大地被无情撕裂,满目疮痍。地震中,龙门乡全乡受灾,重建锁定 4733户,维修加固2865户。
三年多过去,这片受伤的大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龙门乡境内22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逐步完成,全乡 31个新村聚居点完工入住,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4月24日,李克强总理再次来到龙门乡,看到这里发生的可喜变化后,告诉乡亲们希望他们摆好新“龙门阵”,把龙门古镇建成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杆。
龙门乡乡党委书记陈钢向采访团介绍该乡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芦山县龙门乡党委书记陈钢:
龙门乡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低楼层、紧凑型、地域风、微田园”的设计理念,将青龙场村打造成为农旅结合、产村相融的示范,并迅速启动青龙场村河心组新村安置点建设项目。
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服务业,以优质猕猴桃、高山生态茶、高山生态蔬菜、珍稀林木、林下养殖五大特色种养植业为抓手,走农旅结合、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三年的努力后,地震灾区已经“浴火重生”,龙门乡要从“三年基本完成”走向“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并力争到2018年率先进入全面小康。
龙门乡白伙新村的标志性建筑
龙门乡一隅
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
红星村葡萄园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强地震。位于震中的红星村,全村1174户村民房屋受损严重。灾后重建以及扶贫攻坚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
红星村有着特别的红色背景。当年红军过夹金山的历史,对雅安这片红色土地的老百姓有非常大的激励。雅安重视红色根据地的建设,也特别注重长征精神的发扬。三年灾后重建提出:用长征精神来引领灾后重建,扶贫攻坚更是一场硬仗,更要发挥长征精神,只有用不怕苦不怕累、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如今,在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一条条水泥路,犹如一根根彩带,把一幢幢重建新房、一片片产业园连在一起,纵横成片的庄稼地里生机盎然……
何平向采访团介绍农场情况
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
红星村有精准扶贫户22户61人。红星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助推红星村脱贫攻坚。成立了 “好农夫”家庭农场和“新农夫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两个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种养业收入130余万元。
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人均增收 1万元。红星村还根据本地土质、气候等条件,结合村民意愿,选择发展优质良种核桃和特色水果,培育千亩“特色经济地” 。按既定目标,今年底,红星村要实现“人脱贫,村退出”。
红星村养殖场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
美丽的雪山新村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北与小金接境,西与康定毗邻,东连芦山,南界天全,是当年红军北上的必经之地。这里海拔1700米,2013年,芦山地震中 17个村民在震中受伤,113栋农房不同程度的损毁。
如今,“雪山新村”与宝兴县城隔河而坐,在半山腰上已建立起了一个休闲旅游民俗度假村。村民的房屋采用了传统川西建筑风格,层数一般为2到3层,内部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外部以木材、竹片、瓦片和小鹅卵石塑造风貌,与新村背后的青山相衬托,像是一幅幅浓郁的油画。
李德安(右一)
雪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安: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雪山村在市县两级扶贫部门、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大力扶持下,立足当地生态资源,创新 “重建+扶贫”发展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以重建、扶贫为立足点,将整个村庄建设以合作社组织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乡村民宿产业重建 “美丽乡村”示范村。
今年到目前为止,雪山新村已经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今年一年村里的民宿和餐饮将实现产值 300余万元。
新建的三层楼房
雪山村民宿宝兴县硗碛嘎日村
嘎日村的高山牧场路
硗碛藏乡位于夹金山南麓,位于宝兴县北部,北与阿坝洲小金县接壤,距县城57公里,距成都267公里,全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却一直是个贫困乡。
近年来,硗碛乡的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尤其境内的嘎日村,一改往昔的落后局面,迎来崭新面貌。2012年,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带领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挖通了 10公里高山牧场路。
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向采访团介绍村里的发展情况
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
噶日村共有村民278户1067人,藏族占人口的99%以上,祖祖辈辈以经营农业、畜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村里的高原牧场位于海拔近4000米的达瓦更扎,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在此放牧牦牛和养羊,公路修通后,给村民带来了极大便利。
从外地来到达瓦更扎观光旅游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这里现在还修了酒店,很多人家里也搞起了旅游接待,最多时一个月就能挣到上万元。期待不久的将来,嘎日村的发展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硗碛乡风光
第三站
时间:9月12日
阿坝州小金县小金县达维镇夹金村
夹金村坐落在夹金山下,这里98%的人口属于嘉绒藏族,有着“红军翻越雪山第一村”之美誉。当年,红军翻过夹金山后继续北上,夹金村后来建设成为红色教育基地。“5·12”地震后,经过灾后重建,夹金村变得比以前更加整齐紧凑,井然有序。
人居环境改善后,产业发展如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村两委做出创新举措,决定以玫瑰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解决了这一问题。
致富带头人陈望慧向采访团介绍玫瑰种植情况
夹金村村主任陈望慧:
作为一名村主任,感受最多、压力最大的就是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小金县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质的农特产品。种植玫瑰是一门很好的产业,不仅可以增收,还可以美化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合作社的玫瑰花种植辐射带动了小金8 0余个村的产业结构调整。
截至2016年,仅达维全镇就有302户农户种植玫瑰 1363亩,其中带动贫困户61户,残疾人25户,人均增收 1000元,预计2017年将人均增收1500元,并逐年递增至2500元。预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要在小金形成万亩玫瑰园。
玫瑰花可加工成多种产品,形成产业链
各式玫瑰产品
村支书曾发贵
村支书曾发贵:
夹金村辖3个村民小组,全村有126户450人,夹金村过去主要靠种土豆、小麦等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村里人均年收入 3000元左右。
村里如今共种植了200多亩的玫瑰花,一亩地可收入1000多元,村里的人均收入将一年比一年高,而村上也将利用政府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的契机,让夹金村走出一条“玫瑰花种植+红色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模式。
第四站
时间:9月13日
阿坝州马尔康市马尔康市卓克基镇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1918年,占地5400平米,仿汉式四合院建筑。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都曾借宿于此。
毛泽东曾在当时土司索观赢的书房借宿一周,还借阅了《三国演义》等书籍。1935年7月3日,这里曾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史称 卓克基会议。
卓克基镇西索村村支书 泽朗尔甲:
现今进出阿坝的道路修整,从成都等地往来马尔康时间大大缩短,西索村游客盈门,80%村户为旅游相关产业服务,没有路哪有小康。
卓克基镇一隅
卓克基镇民居
第五站
时间:14日上午
阿坝州川主寺镇川主寺镇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
阴云密布,细雨连绵,采访团来到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向纪念碑默哀、鞠躬、献花,缅怀革命先烈。
红军长征纪念碑耸立于元宝山山顶。纪念碑高41.3米,上面的红军战士身穿羊皮背心,一手持步枪,象征胜利,一手拿鲜花,象征和平,双手高举成V字型,欢呼长征的胜利。
四川阿坝州正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过的最为艰苦的一段行程。“任雪山莽莽,任草地茫茫。跨万水千山,伴月冷星寒。汗飞三江水,血染九重山。” 《碑志》的390个精炼的文字,讲述了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永志后世。川主寺镇传子沟村
传子沟村的街道
位于纪念碑下的传子沟村,多年前曾是松潘140个村中最穷的村,村民们过着农牧为主的生活,经济很落后。因为地利与政策等原因,加之当地村干部勇于开拓,如今,已是排名靠前的富裕村。
阿坝州传子沟村村支书龙波塔
阿坝州传子沟村村支书龙波塔:
传子沟村地处九寨沟、黄龙、大草原黄金旅游线的交汇处,每天途经的游客成千上万。
过去村里人卖旅游纪念品都带在身上,不成规模。现在在村边搭建了门面,生意兴隆。传子沟村还依托红军长征纪念碑及茶马古道文化历史资源,发展了唐卡绘制和藏茶种植,现在村里每户年收入能达到 8万多元!
游客在传子沟村中与好客的村民一道载歌载舞
采访团参观卓克基土司官寨,毛泽东曾在这里住宿一周。
一路下来,采访团成员告诉微观君,以前只在书上和影视作品上看过长征路有多难,这次不仅亲身体验了这种难,更看到了长征路上的“美”,山美水美人美,脱贫奔康的幸福生活更美。
采访团合影
四川在红军长征史上创下中央红军征战时间最长、经过地域最广、自然环境最恶劣、红军长征线路最长的“四个之最”。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点。
哪怕山高路又远,哪怕贫穷底子薄,凭借着伟大的长征精神,四川一定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之战,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光明网等记者:雷兹 周子铭 徐昭磊编辑:张豪
[责任编辑: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