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诈骗成风成行 不能不在当地行政管理者身上找原因

2016-09-27 15:58:45|来源:中新网|编辑:赵妍

  原标题:诈骗成风成行 不能不在当地行政管理者身上找原因

  诈骗成风成行中的第X因素

  □何 龙

  一个百万人口的县,同时有上百人被通缉;在113名被通缉人员中,一个乡就占98人。

  这个县,就是河南省上蔡县;这个乡,就是上蔡县崇礼乡;光是孙庄村一个村,就有25人上了通缉名单。

  昨天,新京报报道了上蔡县崇礼乡冒充军人进行电信诈骗的调查。有媒体在转载这篇报道时,用了《起底河南诈骗村:村民扮军人行骗 每家存千万》的标题。

  尽管诈骗成为风气,成为行业,对某些村来说,是个大概率的事,但用“诈骗村”这样的词,肯定会有被视为“地域歧视”的风险。

  然而在孙庄村,根据报道的描述,已经被“反诈骗”的标语贴得密不通风。进村的第一幅墙体标语就是“投案自首唯一出路”。

  一边贴着百人以上的通缉名单,一边贴着密集的反诈骗标语,这样的氛围,难怪会让媒体冒险使用“诈骗村”这一敏感词。

  在去年11月1日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中,有7个地方被列入第一批重点整治地区。

  这些地方的诈骗“分工”各有特色:湖南双峰县的PS淫秽照片敲诈,江西余干县的“重金求子”,广西宾阳的盗用QQ冒充亲友,广东茂名电白区的电话冒充熟人,海南儋州的机票改签和虚假中奖诈骗,河北丰宁县的冒充黑社会诈骗,福建龙岩新罗区的淘宝诈骗等等,都是“术有专攻”,形成一种举世罕见的奇观。

  诈骗能够成风成行,都有其长年累月的成长历史。比如孙庄,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有涂改各种票据价值再以高价卖出的历史;后来骗子就改为穿“军装”行骗;再后来,就升级为冒充军人搞电信诈骗。

  寻找诈骗成风成行的原因,许多人都会想到当地的贫穷,法律对诈骗的惩罚太轻、犯罪成本太低以及某些人道德沉沦、价值扭曲等等。

  或者这些原因都是合成原因之一,但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在同样的法律条件下,别的地方却没有这种奇特的现象?

  显然,我们不能不在当地行政管理者的身上寻找第X原因。在这些地方,当诈骗行为刚刚冒头时,没有得到及时的遏制。少数骗子诈骗成功后,住上了豪华房子,过上富裕生活,就会在村民中形成示范效应。早期的骗子没有受到惩罚,或者惩罚太轻,人们就会有样学样,把诈骗当作发家致富的捷径,从而使诈骗形成风气,变成行业。

  当骗子的诈骗技术在不断与时俱进时,这些地方的反诈骗手段却在原地踏步。在上蔡县崇礼乡,还在搞所谓的“千名学生承诺拒绝诈骗”,还在靠宣传标语口号反诈骗。一位办案民警透露,乡里一年的经费不到200万元,但花在反诈骗宣传上的经费却超过50万元。

  骗子太多,经费不足,警力不够,却还是把超过50万的经费用在宣传上,这是典型的上世纪中期的思路和套路。假如没有切实有效的行政措施和法律行动,那么这些标语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已。而且标语口号无疑于告诉人们,诈骗已成行业,口号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起了反作用。

  在实际利益面前,在某些监督和法律松弛的地方,所有不贪不骗的承诺、宣誓、保证以及标语口号大多都已被证明为自欺欺人的表演。

  悲哀的是,在某些地方,表演还远未落幕。表演者在脱掉戏服之后,该诈骗的还在诈骗,而台下的观众,该被欺诈的仍然在被欺诈。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