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借"天眼"向科学强国迈进 不计较经济回报
原标题:美媒称中国借"天眼"向科学强国迈进 不计较经济回报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美媒称,当数百名工程师和建筑工人开始爬上凹凸不平的山丘,在中国西南部一个碗状的深洼地里组装一台巨型望远镜时,贫穷的中国村民们有时会悄悄爬上陡峭的山坡,目睹本国最新的科技奇迹。
向宇宙展示中国雄心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25日报道,66岁的村民黄彰荣(音)说:“我们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完全想象不出来。这是一个大圆顶,像一口大铁锅。”
报道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经过五年多的施工,这台望远镜于本25日正式启用,中国国家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喜气洋洋的报道。修建这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的科研雄心投向宇宙深处,为国家带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和类似诺贝尔奖之类的荣誉。这台望远镜坐落在贵州省一个景色秀丽但贫困的地区,是中国跻身世界科学强国计划的一种体现。
天文学家们将利用贵州的射电望远镜来测绘宇宙的形状和组成。依靠其巨大的面积和悬挂在上面的可移动探测器,这台望远镜能够比其他较小的望远镜更快、更深、更彻底地探索太空。
中国官方媒体最近报道说,建造FAST耗资约1.8亿美元,虽然从它的大小来看,这个数额似乎有些过低。
报道称,中国人搞科研往往被看作是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扩张而服务,坚定地追求实实在在的回报。但这台望远镜表明,中国政府也愿意花费重金在某些研究领域让中国跻身全球前列,虽然这些研究除了知识和声望外,很少带来直接回报。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天文学是‘纯’科学的一种最高表现形式,它没有多少直接的实际好处。这是一种奢侈,只有最先进的经济体才能享受。”
中国在前几个世纪受西方欺辱的历史更加坚定了中国人的一个信念:对任何现代化强国来说,科技实力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早在古代,中国人就擅长研究天文。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天体物理学家张承民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我们正迎头赶上,我们希望通过复兴天文学来重现祖先的荣耀。中国不仅是个经济大国,它也正在成为一个科学大国。”
已成功接收太空信号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月25日报道,中国开始测试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它可能发现什么?
报道称,中国正在展开探索行动,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宇宙及其起源,或许还能发现外星生命。
中国已经开始测试FAST,并在25日为这一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举行落成启用仪式。虽然中国科学家还要在未来的三年里测试、调整和校准这一望远镜,但它已经有了一个发现。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钱磊表示,这台望远镜已成功接收到来自1351光年外一颗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信号,预计这台望远镜将发现数以千计类似的信号。
报道称,该望远镜表明,中国正日益渴望在科学和太空领域成为超级大国。不过,中国也强调在探索太空、甚至发现外星生命的过程中与国际科学界合作的重要性。
钱磊向中央电视台表示:“FAST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宇宙发展的规律。理论上,如果存在外星文明的话,那么他们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应该类似于我们在脉冲星靠近时能够接收到的信号。”
报道称,这台射电望远镜由4450块面板拼装组成,坐落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处天然洼地。这台锅形望远镜周围环绕着属于喀斯特地貌的绿色山坡。据《纽约时报》说,这是建造射电望远镜的理想环境。喀斯特地貌可以为射电望远镜提供天然屏障,以免地球上的无线电噪音和气流干扰来自太空的信号。
全球第二大射电望远镜、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也建在类似环境中。这两台望远镜的工作方式大致相同:探测宇宙电磁辐射。
7月FAST建造完成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仁东曾表示,射电望远镜就像是一只灵敏的耳朵,能够分辨宇宙中有意义的无线电信号。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天文学家埃利亚斯·布林克斯称,FAST望远镜最擅长探测中性氢,“这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也是形成恒星的原料”。
报道称,中国也希望利用这台射电望远镜来寻找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在过去的60年里,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的努力依然毫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