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安顺 触摸600年历史风尘里的文化印记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文/赵曌 图/吴蔚)提起安顺,多半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旅游,黄果树大瀑布、龙宫风景名胜区……当然,也有“吃货”惦记着,裹卷、凉粉、波波糖……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黔中名城,是贵州省最早设立县治的古城之一。将历史的指针拨回到600年前,这里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交集?又和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儒学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9月27日,参加全国网媒“国学热在贵州”阳明文化采风行的记者走进贵州安顺,探访有着“黔中儒学圣殿”美誉的安顺文庙,以及依旧留存着江南余韵的云峰屯堡。穿越时空而来的一砖一瓦间,带着独特历史文化印记的安顺故事娓娓道来……
大隐于市 “藏”在黔中的儒学圣殿
安顺市区的东北隅,穿过街市,拐进一条巷子,再往前,便看见安顺文庙的大门。一墙之隔,隔断了闹市的车水马龙,倒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踩着石梯往上,一座照壁呈现眼前,形如巨大门屏。文庙进门处,有“礼门”、“义路”,分别为垂花门。“礼门”、“义路”间,耸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墙,称“宫墙”,上方横额书刻“宫墙数仞”四字,宫墙左侧脚下,还保留着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的“下马碑”……庄严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秉承着儒家建筑一贯的严谨规制,安顺文庙的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典制齐备、布局严谨、捭阖有致、工艺精巧绝伦。
据介绍,眼前这座安顺文庙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天启二年(1622年)毁于兵燹,天启四年(1624年)重建。难能可贵的是,在600多年的历史风尘中,文庙经清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几次增建、修复,臻于完备,“幸存”至今,成为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
值得一提的是,安顺文庙还被称为“石雕艺术的殿堂”。漫步其中,体裁广泛、技法多样、图案生动、寓意深远的石雕次第呈现。尤其大成殿前一对有着600年历史的整石镂空雕云龙石柱,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天地观,而且集多种精湛石雕技法于一体,为目前国内绝无仅有。
惊叹之余,足见明清儒文化由中原向西南边远地区延伸发展的盛极一时。
据史料记载,安顺文庙也是中国西南民族地区较早建成的文庙之一,是明王朝为永镇边陲,“以怀柔而教化边夷之民”,实施“移风善俗,礼为本;敷训导民,教为先”政治手段的反映。正是这一来自于“庙堂”之上的决策,开启了黔中六百年的兴学历程,让今天的安顺,与儒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穿越之旅 石板碉楼间的大明遗风
黔中和江南,地理上的山水阻隔并未割断两地人文的流通。幡旗飘飞,眼前这个叫做“本寨”的屯堡,就在讲述着600多年前的一场迁徙。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鉴于“霭翠辈若不尽服,虽有云南而不能保”的局面,为了屯垦戍边,开发西南,便派将领屯军于此,一批工匠、平民和犯官随迁到了黔中大地。随着历史的变迁,便繁衍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
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的缸……眼前,一座座建于600年前的寨墙、碉楼依然保存完好,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宜人居又利巷战,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不时碰上一些装束奇特的女子——宽衣大袖,衣长及膝,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苏花纹,腰间还系有织锦丝带,她们就是屯堡人。
据了解,屯堡人大多是从江淮一带迁徙而来的书香门第,因而他们的房屋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在房屋的细节之处,汉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如在大门门雕上一般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龙凤呈祥”表明大富大贵;在院内天井的对角一边是鲤鱼的地漏,一边是龙门的地漏,则有希望孩子“鲤鱼跃龙门”的含义等……石墙的包裹之下,是浓浓的江南余韵。
在屯堡文化博物馆,来自全国的记者们领略了屯堡最具特色的地戏表演。锣师鼓师鸣锣击鼓,演员们额上戴着简练夸张的木雕面具,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演的是“三英战吕布”,形神兼备,独具魅力。
屯堡地戏表演
走过已经被磨得光滑无棱的青石板,双手抚摸着有些粗糙但依旧坚实的石墙,穿越之感油然而生。600多年后的今天,在云峰屯堡,这群屯军的后裔们仍固执地保持着明朝时故乡江南的生活习惯,乡音不改,长衣大袖,仍旧跳着明朝的军傩,甚至连饭菜口味都与贵州当地其他地方大异……
因为大山的阻隔,历史似乎将这些屯堡遗忘了,却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回到六百年前历史的好去处。于贵州、于安顺,平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