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10-04 13:17:4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谷士欣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段雪莲):当地时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理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托马斯•佩勒曼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揭晓了2016年诺贝尔系列的首个奖项。“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会决定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对细胞自噬机理的发现。”

  现年71岁的大隅良典是日本知名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目前担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接到获奖消息时,他正在实验室工作。他表示有许多科学家从事细胞自噬领域的研究,自己能够单独获得诺奖肯定十分意外。“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我刚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每年只有约不到20篇关于细胞自噬的论文发表,如今这一数字超过5000。在过去的15年间,细胞自噬研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分解自身成分并再利用的过程,其英文词源为希腊语前缀“自我”和“吞食”。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可以分解自身非必要成分,并输送至一个被称为“溶酶体”的机构进行降解回收。当时,学界对此研究非常有限,直到1990年代早期,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定位了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并进一步阐释了其背后机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主席朱琳•吉拉斯在评价大隅良典的研究成就时表示:“你可以这样理解,此前,溶酶体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垃圾场,在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发布之前,人们知道细胞中存在这样一个机构,但他的研究显示,溶酶体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垃圾场,而是一个回收站,它拥有非常复杂巧妙的工作机理。”

  细胞自噬机理的发现,有助于研究人类身体如何适应饥饿和对感染做出反应,此外通过观察自噬基因的变化,也可以对潜在疾病做出判断。“这种机理与常见的老年疾病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我们的细胞里存在损坏的或有毒的蛋白质,那么它们需要被处理掉。如果它们不能通过细胞自噬被分解,长期积累的有害蛋白质就会引发神经退化性疾病,如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症或者是糖尿病。而过度的细胞自噬,也许是癌症的预兆。所以说,细胞自噬的不足和过量都不是好现象。”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得主大隅良典出生于日本福冈,在东京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曾赴美国跟随著名生物学家杰拉尔德•埃德尔曼从事研究。1988年,他在东京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专注细胞自噬研究。在获奖后接受的电话采访中,他表示,细胞自噬领域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我们仍旧有很多问题没有解答,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比我最初接触这项研究时还要多。”

  大隅良典是第23位出生于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第6位出生于日本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