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准入,以规范保障网约车可持续发展
时隔两个月,上海的网约车地方细则终于揭开“面纱”。
今天下午,京沪渝广深五地各自出台相关规定,针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制定了明确的许可条件,也让下一步的网约车运营实现“有法可依”。
网约车的管理办法,关注度极高,牵涉利益众多,既要兼顾行业良性发展,又要考虑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实际条件,政策出台实属不易。
作为当下“时髦”的出行方式,网约车的“正名”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各地政策的落地,今后,符合条件的网约车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驶上街头,众多专车司机也将告别“地下”状态,行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为网约车“正名”,绝非任由其毫无边际的自由扩张,更不是使之成为无所顾忌的“法治盲区”。在认定网约车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出台相关制度,就是希望有效解决当下这一行业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年来的大肆扩容,导致车辆、人员良莠不齐,而平台企业对车辆的审核形同虚设,这些已成“顽疾”,由此造成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屡见不鲜。
今年4月,一则《女大学生叫到可疑专车》的消息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转发扩散。当事人通过打车软件叫来的专车和软件上显示车号完全不符;今年3月,市交通执法总队在执法过程中,更是查获一专车车主同时使用3套车辆号牌……而因网约车产生的交通事故、治安事件、刑事案件也在不断增加,各方都在呼吁,“对专车该管管了”。
上海方案中,基本全面贯彻了依法管理、绿色环保、安全运行、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指导思想,处处体现“有的放矢”。比如,在准入门槛上,上海规定在沪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必须是“沪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因城施策,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要求,毕竟城市是网约车管理的主体;第二,双“沪籍”恰恰是遵循了共享经济的规律,可以从信息端确认个人闲置资产拿出来进行社会共享。又比如,在车辆准入门槛上,全面实行“国五”排放标准。再比如,在公司管理上,上海明确要求网约车公司对驾驶员造成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侵害乘客利益、扰乱营运秩序等行为,应当采取暂停承接业务、注销平台注册等措施……
网约车行业正经过前期的野蛮生长,并沐浴在当下方兴未艾的资本扩张中。事实证明,平台企业和从业者已经充分享受到了新业态带来的高利益,却并未完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一个在不公平竞争下生长的行业,一个滋生安全隐患的行业,绝不应当成为“互联网+”浪潮下的骄子,更不是“共享经济”的标准化模板。
规范网约车的运营,就是要让公司和从业者担起他们应尽的责任。新规紧紧抓住“从业门槛”这个要害,从人员和车辆资质上把住安全阀,严格要求持证上岗,其初衷正是为了广大市民出行的安全考虑。要让网约车和出租车一样,做到准入无盲区、服务标准无盲区。
安全底线,政府责无旁贷,与其在问题发生后兜底,不如在规范上做出有效调控,用无形的手去营造一个有序的行业生态,用一定程度的“收”带来更为安全便捷的“放”。只有在利益各方都受到制衡并懂得自我约束的时候,这个行业才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新规既不乏强有力的限制,这是“收”,但在一些细节上同样充满人性化,比如要求平台公司应当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也并不拒绝一部网约车同时注册多平台实现运营。这些“放开”的举措正是从网约车从业人员的最大利益出发,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福祉。
许多市民关心的是,对网约车严格管理后,会不会造成新的“打车难”?的确,规范网约车难免会在短时期内造成供给侧的减量,但这是“短痛”,行业无序发展,安全事故迭出,最终公信度被毁,那将是“长痛”。
一味通过大量社会车辆“入市”来解决“出行难”问题并不现实,“收紧”网约车的同时倒逼出租车行业的自我颠覆、彻底转型,并鼓励“顺风车”合规合法地上路,为出行市民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这才是更大意义上的“放”。
上海的地方细则,并非要扼杀一个行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而是在为“跃进”中的无序狠踩一脚刹车。这座城市愿意包容一切创新尝试,但更期待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社会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对充满互联网基因的网约车行业,我们也期待它在新的轨道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