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记者手记:南安九日山的“山神”——胡家其

2016-10-21 10:29:0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范琪妍

海上丝绸之路石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侯奕光):“海上丝路”联合报道团20日一早便来到了距离市区不远的南安九日山脚下,大家在大门口等了几分钟,一个个子不高的黑瘦男子匆匆跑出来,他满脸笑容,看到记者团里有外国人,便用一句福建口音的英语welcome开始了讲解。他告诉我们他叫胡家其,是九日山文管所以前的所长,现在已经退休了,开心地说刚刚还有媒体的人来采访我呢。然后他讲起了他和背后这座小山包的渊源。起初我像往常一样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拍照或者去看展板,但是5分钟之后,我发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伯不是在介绍一个景区,他是在向我们介绍他的家。

  九日山脚下寺庙的历史,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由来,这座小山承载的文化底蕴,这些复杂的问题从胡家其的口中娓娓道来,几乎每一句话说出来以后,他都可以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把它解释清楚,但是语气又显得那么自然流畅,从泉州的地理位置讲到宗教文化交流,又从气象水文讲到了经济贸易。我们在大门口停留了大概半个小时没有游览,了解了很多关于九日山宗教、文化、经济、历史等等方面的概况,但是没有一个人觉得无聊,相反所有人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跟随老胡踏上石阶去一探究竟。

胡家其

  老胡虽然已经68岁了,但是精神矍铄,爬台阶更是如履平地,一边走一边妙语连珠地讲解,时不时还回答大家的问题,好像每一个问题都早有准备,对答如流。来到半山腰的摩崖石刻群,老胡的话匣子才算真正打开了。每一块石刻老胡一个字一个字向大家讲解,什么时间谁来这里做了什么,让你感觉每一块石刻每一个字都融入了他的血液。也难怪,石刻上每一个字都是老胡一笔一划描出来的,由于缺乏古汉语、书法等知识,担心描错,他几乎每描一个字,都要查很多资料;每每涂完一方石刻就得花上2天的时间,所有的石刻每三年都要再次清理描红一次。

  当走到一方刻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成员签名的石刻前时,老胡兴奋地招呼大家聚过来,他说这个真的是“世界级”的,那表情就像孩子要炫耀自己的满分成绩单一样。这方石刻的落款是1991年2月16日,那一天老胡真的考了个满分。1989年,泉州被正式列入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点,作为考察点之一的九日山,其摩崖石刻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胡“临危受命”,放弃了在厦门外资公司总经理的高薪,变成了一个月领着50元到60元的九日山景区管理员,他带着他的下属身起早摸黑修桥铺路,修葺九日山,门、桥、亭、路,老胡带着人一点一点让九日山从乱坟岗变回了祈风台,让石刻重现在世人面前。从那时起,老胡就已经和九日山融为一体了,他说后半辈子也会守着九日山。

九日山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结束采访时,老胡在我们眼中已经成了这九日山中的仙人,九日山也因为老胡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那座名山。走出九日山大门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可以把老胡和九日山一起写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到遗产我又有些伤感,我担心这样的文化传承者越来越少,没有人再像老胡一样讲出那么多生动的故事。一同采访的当地记者告诉我,在泉州还有很多像胡家其这样的人,他们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闽南文化。闽南文化造就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性格也传承着闽南文化。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