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大督查一线报告: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有效投资发挥着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当前中央部署的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如何?各地区在落实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记者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期间,跟随督查组深入相关部门和地方一线,实地了解有关情况。
稳增长增后劲,各地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在广西南宁,国务院第十五督查组来到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实地督查。这里的污水处理厂已建设完工、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河道两边挺水植物呈阶梯式分布,营造出一个多彩的湿地公园景象。
作为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那考河流域治理得到当地群众广泛关注。南宁市海绵与水城建设办副主任彭奠安介绍,为加快项目建设,南宁市主要领导牵头协调推进征地拆迁等工作,同时引入专业咨询机构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从项目开始筹备到落地实施,前后不超过四个月。去年3月开工至今已完成投资92%, 10月份将投入试运营。
稳增长增后劲,抓进度促落实。今年以来,我国以铁路、公路、棚户区改造、重大水利工程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为经济平稳发展增添了蓬勃动力:
——1至9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23.41亿元,预计全年铁路投资将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
——1至9月,全国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2412.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5.2%。
——截至9月底,全国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577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6.1%,完成投资1.2万亿元。
——2016年新开工的2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经有16项批复可研报告,其余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甘肃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等16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促进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已下达全年5000亿元指标任务的99%。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有利于在民间投资动力不足的“空档期”,尽早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进一步提振投资信心,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为促进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2015年开始,中部省份湖南省投资呈现小幅下滑态势,形势较为严峻。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及有关专项资金投入逐步加大、加快,全省投资增速逐渐企稳。
“今年1至8月,湖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万亿元,增长13.1%。以中央投资为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曾艳阳说。
破梗阻出实招,有效投资加速落地
站在江西九江市政府门口台阶上往北望去,不远处八里湖畔的几栋高层楼房引人注目。“不知道的都以为那是商品房,但实际上是我们九江的保障房。”九江市房管局局长朱作清向国务院督查组成员介绍。
落实保障房建设任务,资金筹措一向是个难题。九江为解决资金“拦路虎”,采取“先租后售、先购有限产权、再购完全产权”的“租售并举”方式,通过出售公租房产权,迅速回笼建设资金,将有限的地方财政资金循环利用,有效实现了保障房建设的良性循环。据初步统计,九江市保障房建设已惠及近30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拉动了800多亿相关产业的产值增长。
面对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项困难,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出实招、谋实事,促进有效投资尽快落地见效。国务院开展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宣传推广各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60条典型经验,印发26条政策措施,并对7个进展较慢的重点省市开展专项督导,多措并举扩大合理有效投资。
——加大补短板建设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脱贫攻坚、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软硬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健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形成“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循环机制。
——大力推广PPP模式。财政部以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两项试点为载体,对采用PPP模式的试点地区增加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截至8月底,全国各地入库项目总数达10313个、总投资12.3万亿元。项目落地进入加速期,今年二季度新增落地项目250个、总投资5000亿元。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开推介2.14万亿元基础设施PPP项目。
——河南省将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配套资金落实等情况与申报次年中央投资项目挂钩,奖优罚劣,对于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等指标较好的市县,增加次年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财政建设资金安排额度;对开工率低、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的市县、部门,相应扣减明年资金额度。
——海南省不断将“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今年以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9项,全省审批事项精简率达79.3%,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实现全省审批一张网,各类审批事项一律于3个自然日完成,有效加速了项目审批进度。
——重庆市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PPP改革实施方案,两年间PPP项目签约2600亿元,投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停车场、医院、保障房等公共服务项目。今年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高出全国6.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4%,比去年全年增幅高1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得益于PPP改革,去年重庆市政府性债务减少了1000多亿元,债务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
查问题促整改,一些制约因素仍待破除
记者在跟随国务院督查组实地督查过程中发现,也有部分重大项目进展缓慢,重大项目落地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部分项目审批程序依然繁琐费时。广西某市一名水利局负责人说,目前水利项目可研前置条件偏多,审批手续繁杂,可研批复耗时长。例如,一个小型水库的前期审批工作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
——资金不足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部分项目因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以及时到位;有的项目由于执行中征地拆迁难、拆迁费用增加,项目被迫更改选址或追加投资。有的地方工作思维存在对财政资金“等靠要”的现象,对金融资金不敢用、不想用、不会用。此外,今年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袭击,也影响了部分项目开工建设的进度和成本。
——PPP模式配套制度建设滞后。海南一名负责城市地下管廊投资管理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管廊建设公益性强、投资大、回收期长,由于尚未明晰采用PPP模式后续经营中的回报和退出机制,企业有后顾之忧,项目推动较慢。
部分企业负责人反映,一些部门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PPP项目的设计施工规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技术规范有冲突,建议国家尽快统一相关技术规范,推动好事办好。
针对重大项目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仍需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要注意解决行政权力下放过程中“未放开、接不住、没管好”问题,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和运行的制度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执笔记者:林晖,参与采写:李延霞、高敬、王希、安蓓、崔静、胡浩、陈文广、向志强、夏冠男、屈凌燕、余贤红、吉哲鹏、李丽静、陈刚、毛海峰、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