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藏王故里有故事 民生工程普惠民

2016-10-23 20:31:38|来源:中国西藏网|编辑:靳松

  [编者按]:贫困不仅只是经济概念,更关乎基本的公民权利、能力,其实质是一种权利和能力的贫困。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今年是我国度过的第三个“扶贫日”。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西藏是如何扶贫的?有哪些方式?效果如何?百姓满意度高吗?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西藏网记者走进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附近的墨竹工卡县采访调研,力图从一人,一户,一厂,一县的微观之处着手,描绘墨竹工卡的脱贫历程,折射西藏扶贫的大投影。

  

  △鲜花映衬下的新居。

  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在吐蕃王朝时期是王室大臣会盟、征战、兼并的活动中心,公元617年松赞干布便出生于此地,因此甲玛乡被称为藏王故里。

  来到甲玛乡孜孜荣村,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村村通公路随着山坡地势蜿蜒,一排排崭新整齐的藏式别墅分布错落有致,与记者印象中的藏区农村完全不同,孜孜荣村虽然仍是浓浓的藏味,但明显更加整洁、现代、富裕。村委会设在村口附近,两层楼全装着大玻璃窗,阳光办公,开放透明,“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十几个大字在办公楼长形屏幕上鲜红夺目。

  据悉,孜孜荣村是搬迁村,共5个组,388户,其中2个农民组,2个牧民组,还有1个村组留在原址。原村址因矿业开发的需要,由巨龙矿业集团统一征地使用。现在村里包括道路建设、别墅住房、公共设施等等都是由巨龙矿业集团来统一规划建设的。

  

  △院中整洁美丽。

  

  △格桑罗布一家是自治区文明户。

  村民格桑罗布一家是孜孜荣村的普通住户,房子是带院子的两层别墅,门口也有平整的空地,室内面积有370多平,非常宽裕。“我们搬过来,巨龙公司给了一次性补助,现在每年还按照家里的人口数发补贴,每年每人9400元,田地每年每亩补助1500元……”

  记者看到,格桑罗布的家中非常干净整洁,厨房被装修成时髦的欧式,日用电器应有尽有,像碗筷消毒柜这种藏地居民家中不常见的电器都有,家中四处摆放着盆栽鲜花,五彩缤纷,生机盎然。

  

  △家中欧式的橱柜。

  

  △格桑罗布家中主人所用的的茶碗。

  县宣传部副部长达瓦次仁向记者介绍,巨龙集团是国企,因矿业开发的需要,集团来到了墨竹工卡,解决了当地大批藏族青年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格桑罗布有四个孩子,一个高中毕业就进入巨龙公司工作,另外三个孩子中一个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读书,一个在上海珠峰中学读书,还有女儿尼珍刚刚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准备报考公务员。“他们在内地读书每年都有补助,从去年开始大学学费还全报销,我和孩子妈妈没有什么压力。”格桑罗布告诉记者。

  

  △格桑罗布一家。左二为女儿尼珍,左三是格桑罗布,右一是格桑罗布的妻子。

  

  △家中处处摆着鲜花,洋溢着幸福。

  据悉,墨竹工卡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大民生”工程,即:一是墨竹籍农牧民子女高等教育阶段学费实现100%报销,每生每月发放生活补助200元,对于研究生阶段的继续实施本政策;二是墨竹籍农牧民群众医疗保险和民政救助后剩余的住院医疗费用实现100%报销;三是墨竹籍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牧民老人发放养老金(60-69岁300元/人,70-79岁400元/人,80-89岁500元/人,90-99岁600元/人,100岁以上1000元/人。) 自三大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全县不存在因学、因病致贫的情况。

  尼珍告诉记者,西南民族大学有很多藏族学生,不过西藏地区的藏族学生不太多,但90%都选择了回到西藏就业。“外面的大城市也很好,但是家乡更好!”尼珍说,旁边的格桑罗布闻后面露欣慰,显然很赞成女儿的想法。

  近年来,国家对西藏自治区实施的一系列特殊关怀政策让雪域高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的巨大飞跃,广大农牧民切实体会到了生活的巨变,日子越来越红火了,钱袋越来越鼓了,民生礼包越来越重了,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了……(中国西藏网 文•图/易文文)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