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作家:中国仍落后硅谷20年 中企尚需打响品牌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英媒称,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没有想到他与朋友阿伦·拉奥(Arun Rao)合著的《硅谷百年史》在中国卖得火热,事实上,他原本觉得在美国也没人会想读硅谷的历史。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这本书后来成了中国创投领域的必读之一。除了该书作者,他的身份还包括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专家、音乐爱好者等。在FT2016中国高峰论坛期间,FT中文网在杭州专访了斯加鲁菲,跟他聊了聊硅谷和中国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中,所有人最关心的一些话题。
“如果你在20世纪50年代问一个住在纽约、伦敦或北京的人,下一场全球性的大变革将会发生在哪里,没有人会想到是硅谷。”斯加鲁菲说他写书的初衷,正是想要找出为什么硅谷这个最不可能的地方,成为一场巨大的科技变革的发源地的原因。很多发明并非诞生在硅谷,但在硅谷壮大,为世人所知。“硅谷精神造就了硅谷。这里有一群疯子,疯子般的音乐家、艺术家、政客,疯狂的人。他们喜欢琢磨怎样把一个点子用得与众不同,他们不计较工资和盈利,在车库里捣鼓自己的东西,仅仅为了兴趣和好玩。”
这也就意味着硅谷是绝对不可能被复制的。“你可以学习硅谷,但复制硅谷的尝试都失败了。”斯加鲁菲认为中国最像硅谷的城市是深圳,因为这两个城市都始于“拿来”别人的创意和作品,加以思考和发挥,为己所用。“第一部iPhone用到的许多产品和设计并非出自苹果之手,为何iPhone叫做创新,微信被叫做‘山寨’WhatsApp或是Instagram呢?所谓‘山寨’、原创,有那么多不同吗?关键从‘山寨’和模仿中,逐渐做出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最像硅谷。”他认为距离权力中心过近的北京中关村,创业与创新存在太多“自上而下”的元素,实际上是硅谷的“反义词”。上海充斥太多金钱的味道。杭州阿里巴巴一家独大,硅谷的起点则是一批非常小的公司。这些城市的尝试无所谓优劣,只是都不像硅谷。
一直到去年,人们提到中国与硅谷,还主要在讨论二者的差距。然而,从2016年起,逐渐有观点认为中国许多方面已与硅谷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硅谷。斯加鲁菲不迟疑地回应说,中国尚“落后硅谷20年”。他认为,试图将二者作对比时,应采用公平的标准。他再次用微信举例,认为虽然微信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走出中国,除了一些华人,并没有多少人使用微信。在打造国际品牌方面,中国公司尤其尚欠火候,还有一些潜意识里的自卑感,即使自身已并不逊色。
即便如此,作为最了解硅谷的人之一,斯加鲁菲却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成就硅谷的今天的“硅谷精神”,正面临消亡。高房价、大公司、寻求安稳工作的人群,与曾经充满自由活力的湾区背道而驰,甚至“应该有许多硅谷人希望看到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倒掉”。不过话说回来,“硅谷大起大落好几次了。人们过去也有几次觉得硅谷要完,结果你看,我们现在还在这儿讨论硅谷。所以,我现在预测硅谷的未来时总是非常谨慎。”
斯加鲁菲在同日举办的FT中国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硅谷观察:未来投资与科技的十大风口”的主题演讲。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在这些新科技与新事物中,有哪一个或者几个能够真正改变人类的未来,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互联网的出现一样,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比较出乎意料的是,斯加鲁菲首先排除了自己的老本行人工智能和近一年多来大红大紫的VR/AR。“人工智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常识(common sense),这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无法弥补的,这决定了它无法被完全信任,因此可能会是人类的好帮手,却不能引发彻底的变革。VR/AR也许将在娱乐和媒体领域产生令人眼前一亮的应用,但它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出全新的行业吗?不。”斯加鲁菲认为,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是3D打印技术和合成生物学。“3D打印让人们在家就可以制造出东西来,这将对制造业带来不可想象的改变。合成生物学也是一样,编辑基因、制造新的有机组织等等,正是能够创造出全新的行业和职业的事情。”
(原标题:美作家:中国仍落后硅谷20年 中企尚需打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