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把明天交给“明天”的传承之道——弥勒“阿细跳月”的传承故事

2016-10-31 11:13:2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范琪妍

阿细跳月的阿西彝族(摄影:赵芳薇).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祃璟琳 滕芸):在中国西部省份云南,有一块美丽的红土地——弥勒,那里因一首欢快动听的乐曲而得名,就是您现在听到的这首《阿细跳月》。它是由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彭修文创作的管弦乐曲,其创作原型就是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的民间歌舞“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传统舞蹈,发源于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弥勒市,以大三弦为器乐道具,竹笛、唢呐等伴奏,表现了居住在高山上的阿细青年男女傍晚在月光下歌唱爱情的情景,舞蹈也因在月下起舞得名。2008年6月,这种阿细人特有的传统集体舞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弥勒县也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彝族阿细跳月)文化艺术之乡”。弥勒市文化馆副馆长段红坤介绍说:“阿细跳月本身的音乐旋律非常铿锵有力,影响力感染力非常强。特别是群体性的演出表演时不需要音响,气势真的不得了。(19)54年,我们(阿细跳月)参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演出,当时就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阿细跳月”作为一种集体舞蹈,参与的人数可多可少,通常是男青年挎着长约135厘米的大三弦边弹边跳,女孩子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对歌对舞。据传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当春耕时节,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干活,夜间才能借着月光赶种自己的“火地”。人们光着脚板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劳动,脚被烫疼了就抬起来跳两下,还“啧啧”地喊两声,形成了这种集体舞的基本步伐。而“阿细跳月”的主要道具之一--大三弦则是模仿阿细人拉开弓箭时发出的“当鼓”声。

  西三镇凤凰村文艺队表演的《阿细跳月》中的一段。歌词大意是:“月亮出来了,小姑娘快出来了,大家聚在一起,不唱会老,不跳也会老,大家一起来,快快来,大家一起跳起来。”

  在西三镇凤凰村有1700多村民,其中大多都是阿细人。村子里的四个文艺队总人数达到两、三百人。村文艺队的队员们干完农活才能到文化站来排练,有时为了外出表演“阿细跳月”,队员们常常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开始排练,一跳就要跳到凌晨两、三点钟,而队员们却对此毫无怨言,这都是源于从小培养起的兴趣。26岁的西三镇凤凰村文艺队队员岳晓燕说:“平常我们就在跳的,到处跳,这个(舞)不用学的,像我们这个民族从小都会跳(阿细跳月)的,两三岁就会跳,男孩女孩都会,(因为)喜欢嘛。”

  在阿细人聚居的弥勒市,大部分阿细人都会跳“阿细跳月”。除了彝族天生的舞蹈天赋和这种集体舞的基本步伐简单易学外,更有赖于当地对“阿细跳月”的传承与保护。西三镇文化站站长、“阿细跳月”省级传承人梅志宏说:“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从小(培养),我们乡镇里面的学校都是以“阿细跳月”做课间操,每个小学从一年级入学的时候(就开始跳),每个男同学必须带一把小三弦。”

  为了完整地保留一套“阿细跳月”节目,器乐演奏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阿细跳月”表演中,除了大三弦和小三弦这种特有乐器,更为重要的是另一种乐器——笛子。“阿细跳月”使用的笛子与普通笛子有所不同,通常由四支笛子配乐,但每支笛子定调、指法甚至长度尺寸都有所不同,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尚且都有难度。而这种笛子的制作工艺又相当复杂,不但需要用弥勒当地的金竹,更需要有经验的手工艺人制作、定调。与几乎人人都会的舞步截然不同的是,全镇掌握制作笛子技艺的传承人只有两、三人,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

  对于急于外出打工学习的年轻人来说,更不愿意费时费力学习这种乐器。面对伴奏乐器演奏的后继无人,梅志宏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他说:“现在最主要的(困难)就是笛子的传承已经是青黄不接的阶段,(因为会)吹笛子的人很少,我们现在镇中心校已经开始做传承(笛子吹奏)这一块儿。从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中抽取100人,请民间传承人一起来教他们。(希望)等他们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能吹我们这个民族的(乐器)。(我们还培养了)100个学生弹小三弦。”

  已经从事了二十多年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梅志宏告诉我们,许多阿细人都和他有同样的担忧,就是年轻的族人们忘记了老祖先留下的舞步,丢弃了打动过世界的民族文化。但也令他欣慰的是,在孩子们的身上,他们渐渐看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明天。也正因如此,“阿细跳月”的传承人们将这项民族文化遗产的明天交给了承载希望的小“明天”们,愿这悦动的旋律伴着他们纯真稚嫩的身影继续在月下舞动。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