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后首个气候会议召开 各方开启细节博弈
为期12天的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中部城市马拉喀什举行。这是继本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全球首次召开气候变化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商讨落实这一协定的细节问题,各方均展现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和决心。但是,美国可能退出协定等不确定因素引起各方不安,要想全面落实各项承诺,缔约方仍需付出切实努力。
落实行动刚刚起步
全球197个缔约方、大约两万名与会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参会者以全会和分组讨论形式,探讨执行《巴黎协定》的技术细节,旨在进一步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同时制定发达国家履行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承诺的路线图。其间,各方还举行了《京都议定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
7日,大会主席台上摆放着张贴笑脸的地球模型,现场的数千名与会者手持电子花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长赛格琳·罗雅尔与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交接了会议木槌。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大会将提供机会落实《巴黎协定》的目标和雄心。她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仍面临资金、技术等诸多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主席迈祖阿尔说,希望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成为“行动的大会”,为未来奠定基础,展现各方决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
去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今年4月22日,175个国家正式签署《巴黎协定》。依照规定,协议正式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需满足两项先决条件,即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署并加入,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至少约55%。今年10月5日,《巴黎协定》达到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并于11月4日正式生效。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对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排。协定生效之快,在全球治理中堪称典范,也表明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已成为全球大势所趋。然而,围绕如何落实《巴黎协定》,各方就一些技术细节仍存在分歧。譬如如何进一步明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及资金支持应当如何核算等议题。
在15日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各国将《巴黎协定》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尽早开始协定的落实工作。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新曙光,“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些言辞转化为有效的具体政策和行动”,“行动越快,获益越多”。他表示,联合国将帮助各国执行《巴黎协定》,并再次呼吁发达国家展现领导力,按照承诺到2020年实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