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扶贫的江西实践 走出一条江西特色的脱贫攻坚路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全面施行“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等一系列网络扶贫工程,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脱贫攻坚路。
到2015年末,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了142万人,减幅为41%;贫困发生率由9.7%降至5.7%左右。2015年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网络覆盖:让贫困山村变了模样
今年初,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村民罗林辉返乡搞起了农家乐和农产品销售。他说,村里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后,村里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都回来了,种茶叶、加工毛竹制品、养娃娃鱼、开农家乐,村里又充满了生机。
神山村位于海拔800余米的群山中,是江西“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今年5月,神山村家家户户装上了宽带。以前手机信号都不稳定的山窝窝,如今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连通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神山村的变化只是我省大力改变互联网普及率落后局面,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贫困乡村的一个缩影。
我省将贫困县乡村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等网络扶贫建设项目纳入全省十大扶贫工程予以推进。通过实施资金助力电信普遍服务升级、企业助力农村通信设施升级、技术助力网络扶贫应用升级,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获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总计7461万元;积极争取国家信息化重大专项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资金5.5亿元,有效促进了通信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我省通过加大对贫困县的技术和资金倾斜,优先扶持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工程,推动贫困地区公路沿线、集镇、村、旅游景区4G网络基本覆盖。截至今年9月底,2G网络已覆盖所有建制村,覆盖率达100%;4G网络已覆盖15991个建制村,覆盖率达94.48%,预计今年底覆盖率可达到100%。与此同时,我省各地积极组织开发适合贫困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APP,加快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的延伸,正改变着边远山村的面貌。
电商扶贫:让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上饶市广丰区大南镇茭塘村村民吕燕苘通过电商,帮贫困户网上销售马家柚11.5万公斤,8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300元;井冈山洪石村的黄小华去年11月底开办电商脱贫站点,成功销售竹荪2万多单,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特别是农村电商发展,将发展农村电商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出台多个文件,对发展农村电商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工作措施及财税、融资、人才、物流等政策支持;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农民等开展电商创业和电商扶贫,促进农村“全企入网”“全民触网”。
去年12月,我省启动电商扶贫工程,着力“打造一个电商脱贫站点、选配好一个电商脱贫带头人、打造好一个电商脱贫主打农产品、对接好一个电商脱贫产业合作社、运用好一个电商脱贫线上平台、构建好一条扶贫爱心邮路”的“六个一”电商扶贫“江西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高度评价。
在实施电商扶贫过程中,省网信办鼓励和支持全省网信企业参与网络扶贫“双百”项目,推荐了8家企业精品项目上报中央网信办。我省还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展开协作,打造高起点的农村电商运营平台。通过健全“扶贫+大数据”平台、 “扶贫+政务信息化”平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平台 ,建立扶贫信息服务体系,为精准脱贫提供广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
随着“互联网+扶贫”的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广。目前,全省6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电商销售额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有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贫困户脱贫致富。
网络扶智:让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省委网信办工作人员说,通过网络扶贫行动可让更多群众用上互联网,让更多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向大市场,还可让山里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贫困地区群众增强致富本领,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在全省5613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使广大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能就近享受与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为提高电商从业人员技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网络技能培训力度。我省还大力推进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成立了中共江西省非公有制互联网企业委员会,推动互联网企业在网络扶贫中发挥积极作用。
省委网信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在江西召开的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为契机,继续认真按照《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推动定点帮扶、加大宣传力度,谱写网络扶贫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