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进一步严格专利保护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宇晨):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份文件。文件提出,要进一步严格专利保护,建立适应新的技术发展与生产交易方式的监管方式,完善专利保护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政策体系,加大打击专利侵权假冒力度。
近些年来,中国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动性强、程序启动快、维权成本低、保护效率高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并被广泛认同。“十二五”期间,中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超过8.7万件,是“十一五”期间的近10倍,打击专利侵权假冒力度持续加大,办案规模、效率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对专利行政执法的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权利人将行政执法作为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第一选择。据统计,选择行政执法作为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比例从2010年的37.7%已经上升到2014年的60.4%。但与此同时,中国专利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本高、周期长、维权难等实际问题仍有待于加以解决。
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严格专利保护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适应新的技术发展与生产交易方式的监管方式,完善专利保护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政策体系,推进建立健全专利执法监管规则,协调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管,融合线上监管与线下监管。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对此解读说:“我们提出全面加强执法监管要建立新的技术发展与生产交易方式的监管方式,第一层意思随着现在交易方式的变化,比如说互联网,那么在互联网领域的侵权也是易发多发的领域,因此我们要有新的措施在文件里面有新的一些措施。另外是随着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想通过大数据能够主动发现可能侵犯专利权的这些信息和线索,然后通过适当的途径转告给专利权人,为他们维权提供方便,所以在深度上还有一些其他的事中事后监管的这些措施。”
此外,文件还在进一步加大了专利保护力度方面提出了新的举措。贺化说:“我们提出再次侵犯同一专利权要依法禁止侵权,就是重复侵权的从程序上等等要尽快杜绝。另外也是第五条,依法深挖生产源头,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在销售途径我们发现的一些侵权的这种线索,我们要追究到它的生产厂家,那么我们要依法来进行处理,怎么样进行依法处理呢?我们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当事人,鼓励当事人通过行政或者是司法的方式来进行维权,所以在力度上面应该说也是加强了。”
当前,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网络的专利侵权问题也日益突出。仅2015年,全国办理的电商领域专利行政执法案件就超过7600件。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 雷筱云表示,除了强化电商平台监管、加强政企的风险合作外,还将采取加大执法调动力度、进一步规范国家和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措施撑起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伞”:“深化电子商务领域与执法的调动力度,提升线上案件的办理效果,和线上和线下的协作水平,线下有很多的调查,包括咱们这次说的从源头上这都有一个互动。严格跨境电子商务的专利执法监管,促进国内监管和跨境监管的结合,逐步的推进加强国家和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保护规则规范的进一步的确立。”
而面对手续复杂、周期长等中国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的“痛点”时,这份文件也提出,将简化立案、送达与处理的手续和方式,提高执法办案的效率。而对于在维权过程中,侵权行为取证难等实际问题,文件强调,要有效推进调查取证工作,对拒绝配合的被调查人员和企业,列入征信系统失信名单中。贺化说:“对权利人举证确有困难的,应充分、合理使用登记保存、抽样取证等调查取证手段,适当减轻专利权人举证负担。调查取证时,对拒绝配合的被调查人员和企业,依照相关规定列入征信系统失信名单。探索以公证方式保管案件证据及相关证明材料。”